百书楼 > 隆万盛世 > 第917章 1006辽东准备

第917章 1006辽东准备


“老爷,兵部急报。”

        芦布走到魏广德书案前,恭敬的送上一份公文。

        魏广德抬头看了他一眼,随即放下手中奏疏,伸手拿起翻看。

        片刻后,魏广德脸上就浮现出一丝笑容。

        这份公文是兵部接到淮安府文书转交过来的,自然是说俞大猷率领的南洋水师已经搭载着五十万石漕粮出海,月余后将抵达天津。

        上报行程,一是让朝廷知道此事,二就是让朝廷及时向蓟镇和天津发文,让他们不要紧张及做好接应准备。

        毕竟,此次要在天津卸下二十万石漕粮,不管是走陆路还是河运,都能比较方便的运到京师或者通州。

        届时,南洋水师战船和漕船会带着三十万石粮草及蓟镇万人兵马前往盖州,加入辽东战区。

        魏广德当即在这份公文上批“可”,随即并未放在书案上,而是递给芦布,说道:“你跑一趟,送到司礼监,请尽快送呈陛下御览。”

        虽然从淮安府到天津的海运,快则一月有余,慢则两月时间,算上文书传递所消耗时日,看似中间还有至少一个月,时间很是充足。

        可是别忘记,蓟镇军马并未到达天津,从三屯营到天津,至少十天半个月行程。

        十天,是指明军按照日行四十里的标准行军,大约需要十日功夫才能抵达,可是若路上有突发事件耽搁,就不好说了。

        从兵部下发行文,到蓟镇军做好整装出发的准备,这又是几日时间。

        军队抵达天津,还需要整休数日,又是耽误一番功夫。

        说起来,剩余的时间还真不是很多。

        当然,若是风向不好,船队在海上走两个月,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不过,魏广德宁可让戚继光带着兵马在天津等待登船,也绝对不会让他们急匆匆赶到天津就直接上船出海。

        这年头坐船,居住的条件可不好。

        那是运兵,自然比较紧凑。

        北方人大多不熟悉水性,坐船到了海上,还不知道多少人要晕船。

        其实,从天津东渡盖州,魏广德也是下了一番决心的。

        最后算了不过几天时间,这才安心让蓟镇军马走海路过去。

        他可不想因为运输方式的原因,导致蓟镇军到达辽东后,需要许多时间休整,那就太糟糕了。

        芦布拿着文书转身就出了值房,魏广德考虑了片刻,打算晚些时候和首辅张居正说说,到时他去天津,见见俞大猷,顺便把辽东的消息和朝廷的打算告诉戚继光,也让俞大猷参详一二。

        毕竟,魏广德一向把马芳、俞大猷视为军事上重要的参谋。

        两人都是骁勇善战之人,虽都没去过辽东,但打仗其实是相通的。

        至于环境造成的差异,那就是戚继光的临变能力了,教不来的。

        而且,戚继光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半生打过的仗也是不少。

        此战重点,其实还是蓟镇军和辽东军的关系,还有就是辽东巡抚张学颜能否顺利安抚住女真诸部,让他们在大明围攻王杲时能保持中立。

        否则,朝廷原定四万大军围剿王杲的计划怕就要有变,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参战。

        而此时辽阳巡抚衙门大堂里,正黑鸦鸦跪着一地人。

        不过从他们留在后脑那根又细又短的鞭子就能知道,他们绝对不是汉人,因为汉人可没有这样的发饰。

        辽东巡抚张学颜此时就高坐大堂正中,看着跪地的女真诸部首领,嘴角挂着一丝轻蔑的微笑。

        说实话,这年头明人对待外族是真的趾高气昂,完全就是一副目空一切的态度。

        会这样,完全就是建立在汉人流传千年的文化,不仅深刻影响着自己,也影响着周围番邦。

        东亚文化圈,本质上就是汉族的文化,不仅影响自己,也让周边国家趋之若鹜想要学习,虽然或多或少加入了他们民族自己的东西,但万变不离其宗。

        周邦的仰慕,让华夏正统自居的士人自然更是高傲。

        其实不止文人,就算是市井小民,大多也是这样的态度。

        对非我族类,大多都是一副蔑视,高高在上的思想。

        张学颜让这些女真族长跪了片刻后,这才出言道:‘都起来吧。’

        “多谢巡抚大人。”

        在张学颜说话后,一众女真部族首领这才郑重谢过后,慢慢起身,就这么站在那里。

        即便在他们两侧,摆着一些座椅。

        可他们人多,显然,这些座椅并非为他们准备。

        否则,巡抚衙门就会预先在这里安排更多的椅子。

        “今日本抚招你们来辽阳,想来大家多少也能猜到一些。

        王杲大逆不道,竟敢公然袭杀官军,视同谋反。”

        猛然间,张学颜加重语气,几乎是吼出来的。

        话音响起之时,站在最前面的王兀堂等女真大族首领都不约而同打了个寒颤。

        “前些年,王杲小儿就屡次衅边,事后朝廷派人申敕,他也只推脱是下面人或者其他部族打着他的旗号做的。

        上天有好生之德,朝廷也不欲杀生,所以也只是警告,并未因此就大动刀兵。

        但是这次,实在是太恶劣了,不仅是辽东震动,就连朝廷也是震怒.”

        张学颜对着一帮女真首领训话,一群人都躬身垂头不敢多言。

        这次的事儿确实闹得很大,不仅辽东传遍了,就连他们这些女真部族里也在流传此事。

        王杲伏击了明军,还杀了好几千人,据说还俘获上前汉人民夫做为奴隶。

        张学颜为此派人去古勒城要人,也遭到王杲拒绝,并对此事完全否认。

        好吧,也不知道王杲到底怎么想的,真以为这次事件会和以前一样,因为没有抓到现行,就可以糊弄过去。

        此时,下方躬立的女真各部首领都知道,这次大明是要出兵打王杲了,而且不需要什么直接证据。

        认定了,就要打。

        一些小部族首领心中还在窃喜,王杲惹恼了大明,这次对王杲用兵,除了了对王杲部造成大量杀伤外,还会让更多的部众逃离。

        到时候,自己是不是也借机会收拢一些人,不用去管他们是自愿还是什么,反正先收归自己手下,增强自己部族的实力再说。

        <div  class="contentadv">        而一些实力更强大些的部族首领则是思考更多,他们不仅考虑收编逃散出来的王杲旧部,还在考虑的就是大明对他们这些女真部族的态度是否会因此发生变化。

        以前大家虽然都偷偷的打枪,但还没有公然决裂,撕破脸开战的程度。

        是的,之前和大明接壤的女真部族,时不时都会和大明巡边士卒发生冲突。

        有时候是他们的人故意偷袭明军,抢夺他们的马匹、铠甲和武器,有时候明军也会溜过界抢掠他们的人和村庄,所谓的打草谷。

        只不过这样的事儿,因为规模都很小,大明中下层武将都是欺上瞒下并未上报。

        可是这次大明要是消灭了王杲,那以后呢?

        会不会因为这种事出兵打其他部族?

        特别是王兀堂、王台等靠近大明边境的部族首领,以前有王杲这个傻叉在前面吸引大明的注意,他们背后搞点小动作,大明都很难分辨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可若是王杲被灭了,他们可就孤立突显出来了,也就不容易隐身幕后搞小动作了。

        还是那话,这次的事儿太大,他们没一个人敢在这里为王杲求情的。

        没看到张学颜张巡抚根本就不讨论此事,也就是已经不打算查清此事到底是谁做的,已经认定是王杲所为,就是要打他了。

        突然的强势态度,确实让他们噤若寒蝉。

        这些年大明对外交战的水平摆在那里,不算是蒙古察哈尔还是其他,都没有在李成梁手下讨到好,几乎场场失败。

        这样的大明,可不是他们能招惹得起的。

        “这次通知你们来,就是告诉你们一声,此事京师已经有了决议。”

        说到这里,张学颜还起身,向着南边双手抱拳说道:“逆酋王杲,黠慧剽悍,数度犯边,杀戮甚众,今诱杀我裨将裴承祖等,十恶不赦,当诛。”

        张学颜这话,已经判定王杲死刑,大明和王杲之间绝无缓和的可能。

        “叫你们来,就是告诉你们此事,希望各位满柱回到各自部族,约束好手下,不要到处乱跑,免得被朝廷官军误以为是王杲残部予以剿灭。”

        这话,其实就是督促他们,不要暗中和王杲来往,甚至是派人帮忙的意思。

        “下月的互市,暂停,等待朝廷诛杀逆酋王杲后,择日再起。

        你们带来的东西,各自带回去,到时候等到本抚知会再来。”

        张学颜又说道。

        本来下月会有一次传统互市,互市也是大明朝廷制衡女真部族的手段之一。

        和他们交易商品,那些可都是女真各部所需之物。

        以贸易手段钳制他们,是大明一直以来执行的政策。

        但是大战在即,显然大明不打算延续互市传统。

        或者说,这也是对他们的一次警告,若是在大明对王杲部动手时有人暗中提供帮助的话,那么互市自然就会被取消,或者说他们参与互市的资格会被取消。

        “本官的意思,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洋洋洒洒一阵恩威并施后,张学颜终于把要说的都说完了。

        “是,巡抚大人,我们都听明白了。”

        王兀堂带头,一众女真首领纷纷应承下来,还不时有小部族首领站出来数落王杲的不是。

        确实,王杲这些年不仅是对大明不敬,其实私底下也没少对族内部族出手,抢夺他们的资源和人力,以扩大自己的实力。

        要说女真部族里,最不受欢迎的,其实还就是王杲。

        不过王杲一向势大,即便大家多少对他不满,却也不敢表露出来。

        你敢对别人说起,消息传到王杲耳中,第二天人家就敢带兵打上门去,洗劫一番。

        王杲在辽东,就是这么横。

        看到女真众首领的态度,张学颜很是满意。

        朝廷对这些平素桀骜不驯的女真部族首领还是很有威慑力的,这就保证此事成功了大半。

        实际上,张学颜最怕的就是女真部族抱团,联合起来对抗大明。

        真要是他们联合,凑出三五万青壮还是有可能的。

        要应对这样的场面,大明就只能增调更多的兵马参战,这耗费可就大了,伤亡也会更加惨重。

        等女真部族首领都离开后,张学颜又亲手书写了一份公文,叫来人说道:“将此书让书吏抄录两份,分别送往朝鲜平安道和咸镜道,让他们按此令执行,不得有误。”

        “是,大人,小的这就去办。”

        亲兵接过巡抚手书就下去找书吏去办了,这是公文,得小心处理。

        张学颜这份公文,自然是他向朝鲜平安道和咸镜道官员下的命令,让他们派兵严守鸭绿江边,不准女真部族泅渡过河。

        大军压境,张学颜不认为王杲能有几条逃生路线,除了困兽犹斗外还能如何?

        逃亡其他女真部族寻求庇护,事前他已经警告过了,谁和王杲联系视为同罪,若是能擒获王杲,朝廷则会给予封赏。

        女真诸部没有去路,那王杲剩下的途径就只有东渡鸭绿江,跑到朝鲜那边去。

        反正女真和朝鲜人也经常开战,为了抢地盘。

        实际上,平安道和咸镜道靠近鸭绿江的大片土地,历史上曾经属于辽东,只不过因为边远,初时辽王等并未派出大军进驻边境。

        这就给了朝鲜国王蚕食的机会,他们不断派出官兵侵占这些地方,直到和女真部族撞上,双方为了土地展开多次战斗,双方各有胜负。

        实际上,朝鲜土地东侵,也有招纳女真人的原因,因为鸭绿江左岸支流有虚川江、长津江、秃鲁江,右岸支流有浑河等都有女真人生活,在辽代称为鸭绿江女真或长白山女真。

        通过招纳他们,朝鲜王就自以为占有了这片土地。

        不过在明成祖强硬表态后,当时的女真部族首领猛哥帖木儿朝见朱棣,被封为建州卫指挥使。

        在猛哥帖木儿的影响下,其余女真诸部也归附于明朝。

        自此,朝鲜也失去了继续西进扩展领土的机会。

        继续西进,就只能从大明的实际控制区抢地盘,在元阼已尽,中国有主的情况下,也只能选择依附。

        张学颜知会朝鲜平安道和咸镜道,就是为了彻底封锁王杲逃亡线路,让他再无机会逃出生天。

        即便到现在,他依旧认为剿灭王杲,重新竖立大明在女真部族的威望就够了,而无需修建宽甸六堡。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027634/11451207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