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免费阅读小说 > 第两百五十一章 忙碌的孙乾

第两百五十一章 忙碌的孙乾


  魏延夺取了头名。

  廖化将他拉到擂台中央,手下送上来大红绸花。

  廖化亲自给魏延带上,然后面向大街上看热闹的百姓。

  先宣布道:“武举擂台战魏延夺魁!”

  百姓们欢呼雀跃,一时间大街上沸腾成欢乐的海洋。

  虽然这事情和这些看热闹的老百姓关系不大,但是他们欢呼起来,可以让他们看的热闹更热闹。

  随后一侍从递上了一张绢布。

  上写魏延各项考核情况。

  廖化照本宣科道:“武举考试结束!义阳考生魏延,举重,  奔跑,步射,骑射,兵法,武艺皆为第一,综合评价甲上!为本科武举头名!”

  这样一宣布,  同样是一直不停的欢呼。

  就在这欢呼中,  廖化将装裱着花边,  盖着大印的成绩单,与嘉奖令递到魏延手里,给魏延留着做个纪念。

  魏延也没有再像刚才那样欠揍。

  这时候也笑的很开朗。遇到这样的喜事,还不开心还要挑事,那就不是桀骜不驯,那纯粹是有毛病。

  魏延虽然刚直骄傲,但是绝对不是智力有问题。

  廖化拍拍魏延的肩膀,道:“我叫廖化,字元俭,你叫我元俭就行,我看你本领不俗,以后咱们都是一起上阵杀敌的兄弟,一起建立功勋。”

  面对廖化的示好,魏延自然也很愿意接受,并且也主动回应廖化。

  “廖将军……”

  “哎,我算什么将军,  不要这样叫,叫我元俭就行了,  看你年纪与我相仿,大家都是自己人,我就佩服有本事的,你不比我大多少,就有这样的本事,以后在战场上一定能出人头地。如今得了武举头名,很快就可以独当一面领军打仗了!”

  魏延笑道:“承蒙元俭兄吉言,我虽比之元俭兄略大,但初来乍到,资历尚浅,不如元俭兄在军中拼杀之功绩,日后便称君为兄,还望莫要推辞,日后还请元俭兄多多照顾。”

  廖化被魏延的态度搞的很高兴。

  廖化毕竟年轻,没有城府,对于自己人又是格外的淳朴,面对魏延这样骄傲的人,用真心自然是恰到好处。

  关羽和诸葛亮,  董良一起从高台上下来,身后跟着周仓和马良。

  三人走到跟前,廖化与魏延一起行礼。

  关羽将魏延扶起,道:“没想到这首届武举,就见到了你这样的猛将,不错,不错!是个可造之材!”

  “即将安排你进入军营,可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可以让我们考虑考虑。”

  魏延道:“不敢,但凭关将军吩咐!”

  魏延自然是认识出来了关羽,一开始考生开始考试之后,就已经宣布了是关羽为主考。

  这些考生哪个不仰慕。

  关羽万军阵中斩将的威名,经过这曹操的推波助澜,误打误撞的已经传遍了天下,可以说一句是天下谁人不识君了!

  魏延虽然桀骜,但是面对关羽,他还狂不起来!

  尤其是自己还只是一届白身,哪怕刚夺得武举头名。

  但是武举是第一届考试,知道能做官,但是能最什么样的官,还没有人清楚。

  关羽道:“如今你入了军营,不怕没有打仗的机会,不如先跟在我身边,做个卫兵队长,拨给你一些人马,先看看。若是果真能在军营中崭露头角,便许你单独带兵如何?”

  虽然武举考试是董良提出来的,但是董良也不知道到底应该给武状元之流,安排个什么职务。

  而关羽自然也不知道,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那些普通的武举人,大可直接塞进部队,历练个月余,分给他百十人先看一看。

  但是魏延这样完全不处于同一层次的人才,却不好安排了。

  想要培养他,还是做个亲兵,在主帅身边跟着,长长经验,直接拨给他几千兵马有点太仓促。

  而魏延当然不会觉得关羽在看轻自己。

  初入军伍,就能在关羽身边做一个卫兵队长,可以说是直接与三国时期最顶级的武将,统帅朝夕相处,接受言传身教。

  魏延当然难以拒绝这样的诱惑。

  “多谢关将军厚爱,魏延不敢不从。魏延本是小人,仰慕刘使君之威名久矣,莫说是为将军之亲兵,即便是牵马坠蹬也甘之如饴!”

  魏延掌握了对关羽的秘诀!

  不是直接夸关羽,也许魏延是一片真心,仰慕刘备很久了。

  但是他误打误撞,在关羽面前表达对刘备的憧憬,比当面死夸关羽还要好使的多。

  关羽当即哈哈大笑,捋着胡须高兴的不得了。

  “好!好!是个可造之材!我大哥求贤若渴,若见到你这样的少年英杰,必定爱不释手!”

  董良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商议的差不多了。

  便笑道:“武举头名,应该披红挂彩,穿金甲于大街之上夸官,以显荣耀,诸位有事回头继续商议,先让我们的武举人夸官吧!”

  这是一个新鲜事,关羽在交州参与的科举还没有见过。

  董良在豫章前面几次考试也没有功夫这样处理。

  只因为一切都是刚起步,还需要经验。

  而如今得武举夸官则是第一次尝试。

  向百姓们夸耀,一赐予这些人才英杰荣耀,获得他们的忠心效命。

  二来用这样荣耀的方式,鼓励和吸引民间的人才前来参加考试。董良说着,马良已经开始准备了。

  先是侍卫捧上来一套金盔甲,其实就是普通的盔甲,描绘花纹,镶嵌铜花,显得金光闪闪。

  没有什么用,就是纯粹的好看。

  金盔甲在魏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给魏延套上,魏延开始感觉有些羞涩。

  董良和马良亲自动手,又给他披上红绸,打扮的花枝招展好似新郎一样。

  不怎么有品位,单纯的豪华和浮夸。

  但就是这样的浮夸,才能最原始的力量击中百姓们的心脏,让他们口耳相传。

  让参加考试光宗耀祖,建功立业的声音深入人心。

  魏延面对这样景象完全失去刚才显露能耐的自信。

  他原来的狂妄,是对自己本事的自信,现在却好端端的似乎被看猴一样,这年轻人难免有点羞耻。

  要是那不识字的莽汉,可能会喜欢穿金戴银的耀武扬威。

  魏延自认为自己读了书,还是个文化人,应该干点有涵养的事!

  魏延道:“这位先生,夸官就算了吧,若要奖励,确有个不情之请……”

  魏延不想夸官还想要其他的好处。

  不过众人都高兴,等着魏延说出他的请求。

  魏延看着关羽身后的周仓,道:“不知将军的兵器是否是官府打造的,延十分喜爱,也想去打造一把,不知官府能否同意?”

  魏延也是自认为走过千里路,见多识广,却原来没有见过偃月刀这样的兵器。

  料想应该是豫章官府自己打造的,或者是关羽独创的?

  因此魏延有此一问,想要一把和关羽同款的兵器。

  董良道:“要兵器简单,回头自然有军器监的给你送来,不过这夸官是不能少的!”

  董良笑着,不容分说,将魏延赶上马匹,马头上也挂着红绸。

  随后又有十一人,都是佼佼者,他们也是披上红绸,但是没有金甲了。

  一行十二匹马,左右两边还有小吏鸣锣开道。

  老百姓早已经被指挥引导,让开了道路。

  见他们这样威风凛凛的绕着城池夸官,还有一些看热闹瘾比较大的。居然跟着队伍满城的跑,可是看过了瘾!

  ……

  他们这边继续热闹,关羽,诸葛亮和董良则要开始下一步动作了。

  三人带三人回到了县衙。

  关羽道:“荆州的战船已经到柴桑安定下来,德艳已经前去接收。子龙与伯纪也已经在彭泽县镇守。我不日就要动身前往,坐镇于前,防备庐江与丹阳。”

  诸葛亮道:“此前预备着布下疑兵之计,待夏收后奇袭江东。可惜周郎不知是未卜先知还是也有夺取豫章的想法,如今大张旗鼓的点兵点将,前往了庐江和丹阳。”

  董良道:“我们已经没有了偷袭的机会,可是这周郎应该是想袭击我们,但是却毫不遮掩,如此明目张胆,恐怕别有图谋!”

  现在情报太少,一切才刚刚开始,还看不出来周公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过董良却不担心周瑜,如果周瑜不准备好就发起猛攻,自然实力弱,威胁小,董良这边兵多将广,谋士如云,自然也不怕他。

  但是如果周瑜一直不来进攻,更是和了董良的意!

  董良在等待夏收,获得足够的军粮啊!周瑜,你在等什么!

  关羽也道:“不必担心,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今日之实力来看,江东优势不大,只是他们精通于水战。”

  “我等大将皆出身于北,唯汉升与兴霸寥寥是南方将领,却也没有精研水战。德艳到底还是年轻,没有征战的经验,虽然可以一用却难以掌控全局啊!”

  诸葛亮道:“夫水战者,无非多备弓箭,熟知水势,船只纵横之间,与陆地相差不大,打仗的道理,一法通万法通。若能用火攻,才是最妙!”

  董良笑道:“可惜敌人不肯把战船用铁锁连环,不然一把火给他烧个干干净净。”

  “如今火攻不难,难的是烧不成气候。略微烧他几艘船,也难以伤筋动骨。”

  众人说笑几句,就甩开这没有用的话题。

  董良道:“如今庐江与丹阳南部之地势,皆已经落实于图纸之上。派出去之斥候,回头也交接于关将军手上。”

  “此番大战,无论是上阵杀敌,还是临阵指挥,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插手的地方了。”

  董良这样说罢,关羽也点头。

  “此番大战,对你来说还太早了些!何况你的价值也不在于冲锋陷阵。天下需要武将,但是你这样的文臣如今对于豫章与交州价值更大!”

  “你且老实准备后勤,并预备接受我们的战利品吧!”

  董良听了关羽自信满满的话也高兴。

  不过董良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荆州来的百姓,早就已经安置下来了,战船也已经驻扎在鄱阳湖上了。公祐先生怎么还没有回来?”

  这事诸葛亮自己也不清楚。

  只有关羽知道。

  关羽对两人说道:“我自交州来时,大哥另有任务交待,我到豫章后,就已经将书信送到半路去迎候公祐了。他去庐江出使了!”

  “庐江出使?”

  董良不太明白。

  不过既然刘备这样谨慎,只让关羽捎带书信一封,便没有再深究。

  庐江属于敌占区,消息如果走露,反而会让孙乾陷入危险当中。

  所以还是不问的好。

  就依孙权如今对刘备的怨气,如果孙乾被发现,恐怕孙乾就要被拿来给步骘做祭品了。

  不过董良还是感叹,孙乾是真忙啊!

  不知道这一次又要去庐江干什么,但是自从董良与刘备见面以来,孙乾就不停的在出使啊!

  关羽又道:“元直不日北上,来与我们汇合。”

  “大哥与士元也有北上的打算。”

  董良问道:“主公与士元先生都往豫章来,交州派谁镇守?”

  董良还是不信任士家。

  士家在交州势力太大了,没有刘备看着,很担心他们会有二心。

  “士家虽然未必会背叛,但就怕关键时候,北边战事僵持,若曹操或孙权有意和士燮勾连,危害太大!”

  虽然世家大族投靠那一路诸侯都是一样的。

  但是士家投靠刘备和投靠曹操和孙权是不一样的。

  刘备这里有诸葛亮和董良,将来势必要严格执政的。

  士家就算势力大,想要飞扬跋扈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士家愿意给曹操和孙权支持,在政治的妥协之下,曹操和孙权是不会在意士家在交州的作威作福的。

  当然现在刘备才刚刚起步,还看不出来日后的苗头。

  董良不怕士燮现在反叛,现在反叛刚好可以让刘关张在交州清扫一遍。

  董良也不怕士家在刘备成势之后反叛,那时候交州弹丸之地,士燮没有能力反叛的。

  就怕他在关键时候插一脚,就像后世荆州的糜芳一样。

  所以董良一直不信任士家。

  而且内心深处也是一直把士家当成对手的。

  因为早晚董良和诸葛亮要对他们开刀的。

  虽然诸葛亮不会刻意针对士家,但是诸葛亮也是一个讲究法治的家伙。

  到时候严格的律法制定下来,士燮家里那样的情况,不犯法?可能吗?

  (感谢诸夏的女贞的打赏,谢谢!)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238196/71646265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