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全文阅读 > 227.第227章 老朱废秦王

227.第227章 老朱废秦王


朱檀笑道:“大明内陆跟草原最大的区别就是,内陆可以耕地,但草原却只能放牧。

    内陆的土地,可以产出大量的财富,譬如每年海量的粮食。

    但草原呢?

    同样面积的土地,放牧产出的那点牛羊,能供养的人数还不到内陆土地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

    这样的结果就是蒙古人对汉人的需要,远远大于汉人对蒙古人的需要。

    没有草原上的产出,大明依然生活的很好。

    但没有大明,蒙古人却很难生存下去!

    所以,只有提升草原上土地的价值,让这些草原人真正见到了财富,才能不断拉近内地和草原的平衡。

    而汉人和蒙古人之间也就有了真正不可分割的利益联系。

    汉人需要蒙古人产出的原始生产材料,而蒙古人也需要汉人的各种生活用品和物资。”

    朱元璋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朱檀继续笑道:“第三点,其实跟大哥的做法差不多。

    对这些蒙古人是一定要有约束和制衡的。

    我这里是双管齐下!

    第一,武力威慑。

    大哥可能对北伐的感触还不够深,其实,当火枪火炮到达这个威力之后,对于草原人的威慑,已经足够高了。

    根本不需要挂大力气建设九边!

    有几支机动灵活的常备边军,装备火枪火炮,就足以抵御草原骑兵!”

    朱檀的话里,透着无比强大的自信。

    朱元璋听到这话,本想说他不要夸大其辞,但转念一想,这小子似乎说的也没错!

    五千鲁王卫可不是在二十万大军的配合下,打崩了脱古思帖木儿和纳哈出的五十万大军!

    凭借的就是强到离谱的火枪火炮!

    朱檀继续道:“第二,儿臣建议,在草原推广佛教!”

    朱元璋闻言,皱眉道:“推广佛教?那帮子家伙离了牛羊肉都没法过日子,你还想让他们吃素不成?”

    朱檀笑道:“是藏传佛教!蒙古地区本就有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当年忽必烈也是选择了藏传佛教作为国教。

    佛家对百姓的教化作用很明显。”

    说着,朱檀淡淡道:“如果草原百姓心中只有喇嘛寺而无蒙古王公,那蒙古贵族对于草原百姓的控制力就会大大降低!

    其次,佛家讲究修来世,讲究逆来顺受…这些,都是有利于蒙汉和平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看着朱檀,眼神复杂。

    朱檀看着朱元璋的眼神,只觉得莫名其妙。

    “老十,若是你的想法真能成功,胜过北伐大胜十次,百次!”

    说着。

    朱元璋在大殿内踱步片刻。

    “脱古思帖木儿,咱放了!草原上的事,包括乌斯藏都卫,你所需要的任何资源和要求,咱都给了!

    你只管安心经略草原,咱会全心全力支持你!”

    朱檀闻言,喜道:“谢父皇!”

    朱元璋摆手道:“是咱应该谢谢你!北伐成功,咱已经为儿孙打出了百年太平!但你的规划,或许是千年万年太平的开始!无论对汉人还是蒙古人,都是功德无量!更有可能,你会让咱大明的疆域,成为有史以来汉人王朝中最大的!

    老十,尽管放手去做!”

    很快。

    朱檀起身告辞。

    朱标看着朱檀的背影,神色复杂。

    忽然。

    他转身跪在朱元璋面前,低声啜泣。

    “爹!”

    朱元璋见状大惊,急忙上前,搀扶朱标。

    朱标却固执跪在原地。

    “爹!十弟各方面远胜孩儿,孩儿愿意为了大明江山让贤!请父皇应允!”

    朱元璋大急,猛地发力,将朱标硬是扶了起来。

    他当年毕竟是常年参加军旅的身子骨,力气比朱标还是大不少的。

    “太子你这又是从何说起!你这样做,将咱和你十弟置于何地!”

    朱元璋看着朱标如此模样,又是愤怒,又是心疼。

    朱标却泪流满面。

    心里只有两个字,绝望。

    “儿臣只是觉得,十弟处处皆远胜儿臣,这太子之位若是让给他,只怕对大明江山更好!”

    朱元璋眉头紧锁。

    “你是不是担心咱继续这么重用,老十会让他的威望快速超过你,从而威胁到你的地位?

    还是担心咱已经打算将太子之位给他了?”

    朱标摇摇头。

    “父皇,儿臣只是觉得,父皇应该立贤。何况十弟无论是对国家财政的贡献,还是对北伐的贡献,便是翻遍史书也难以找到如此大的功劳!父皇将这个太子之位给他,对他也才是公平的。”

    朱元璋叹了口气。

    “痴儿!太子啊!你是咱跟你娘的嫡长子!从你降生那日起,咱老朱家的一切就应该由你继承!这一点,咱这辈子都不会变!咱悉心培养了你18年!这么多年,或许你才华不如老十,但驭人用人的手段,他能比得上你吗?

    当皇帝,不是事必躬亲!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道理还需要咱教你吗?

    你是太子,也是未来的皇帝!你有多强的办事能力不重要,你能驾驭多少办事能力强的人才重要!

    当年刘邦谋略不如陈平张良,政务不如萧何,武力不如樊哙,领兵打仗不如韩信!

    但为什么他是皇帝?”

    朱元璋说到这里,语气已经渐趋严厉。

    “太子,你若想对得起你老子我,对得起你娘,就他娘的给老子打起精神来!

    哭哭啼啼,你可还有半点大明太子的样子?老子都觉得丢人!

    这么多年,我培养你,教导你,难道就为了你在不如别人的时候哭的?

    从今天起,给咱把所有的杂念打消掉!

    老十能力再强,可是你看看他,会做人吗?

    从盐务一案开始,他得罪了多少人!

    他能管得了几个手下?

    这江山他能坐得稳?

    你看看你!

    文武百官,谁不奉你为储君?

    天下百姓,谁不知道大明太子是你?

    安心便是!你老子我不会对不起你,更不会对不起你娘!”

    说完,朱元璋伸手抹了抹朱标脸上的泪。

    又忍不住抹抹自己的眼睛。

    “太子啊…以后千万不要再有这等想法了。爹年纪大啦…一切都指望着你呢!

    你若是出了点什么事情,爹九泉之下,又怎么对得起你娘!”

    朱标点了点头。

    心中终于踏实下来。

    听到父皇的肺腑之言,他才确信,朱檀不会是自己的威胁!

    只要自己老老实实做好太子,即便不出彩,储君之位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事实上,虽然明面上看,朱标的储君之位稳固无比。

    但其实,他自己并没有什么安全感。

    譬如当年朱标为师傅宋濂求情,希望朱元璋免他一死。

    朱元璋说,等你当皇帝了再免他的死罪吧!

    只是这一句话,便吓得朱标慌张之下,竟然投入金水河求死。

    现在得到朱元璋的允诺了。

    朱标的心才安了些。

    应天。

    紫禁城。

    养心殿。

    此时。

    朱元璋负手而立。

    身边。

    站着秦王朱樉。

    此时。

    朱樉脖子上被齐王朱榑用剑划破的伤痕犹在。

    他满脸忐忑。

    毕竟。

    这一次北伐,他引起来的矛盾不少。

    更何况。

    北伐前,父皇刚刚杀了自己的侧妃邓氏,不知道这一次又要迁怒自己何事.

    朱元璋淡淡道:“跪下!”

    朱樉闻言,愣了愣。

    不是刚刚行礼的时候跪过么?

    朱元璋眉头一皱,怒声喝道:“跪下!”

    朱樉这才被吓得一颤,跪倒在地。

    朱元璋扭过头,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怒骂道:“朱樉!老子在北平是怎么教训你的!不要招惹老十!你都当耳旁风了吗!为什么还要去激怒他!甚至他跟冯胜议事的时候,你还要说风凉话?”

    朱樉哑口无言。

    一切都源于自己的不甘心和不服气。

    仅此而已。

    朱元璋怒喝道:“你若是真有本事,那便赢下赌约,那便将几个兄弟治的服服帖帖,那算你朱老二有本事!咱也服你!

    你这算什么东西?

    欠下老十200万两银子?

    被老七拔剑吓得大叫告饶?

    老子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特娘的!老子还封你为秦王!

    从古至今,哪个秦王做的像你这般窝囊!

    混账!”

    一时间。

    朱樉被骂的狗血淋头,大气都不敢出。

    他知道。

    自己北伐路上的所有事情,都被父皇知晓了。

    如今,等待自己的,无非是怎么处罚罢了。

    想到这里。

    朱樉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如今自己颜面扫地,还欠着朱檀200万两银子,更是被群臣瞧不起,甚至连秦王藩地的人都在反自己!

    而且,自己最喜欢的侧妃邓氏也被赐死了!

    这世上,还有什么好挂念的?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朱元璋。

    “左右不过一死!父皇既然觉得儿臣不行,那就将儿臣夺爵便是!

    贬为庶人,圈禁还是赐死,儿臣悉听尊便!”

    话音落下。

    朱元璋整个人满脸震惊,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朱樉。

    随即。

    他浑身颤抖,怒道:“朱朱樉!你你混账!你忤逆!”

    朱樉脖子梗着,不服气道:“父皇,总之千错万错都是儿臣的错!既然如此,儿臣也知错了!父皇愿意降什么样的罪,那便降下好了!总之父皇有二十多个儿子,也不差儿臣一个!”

    朱元璋瞬间陷入暴怒。

    “你混账!”

    他猛地走到殿外,在守殿锦衣卫惊愕的眼神中,抽出他的长剑,便走向朱樉。

    随后,用剑抵着朱樉。

    四周宫女太监见状,跪了一地。

    低头颤抖,不敢再看。

    朱元璋怒喝道:“朱樉!你是要自暴自弃了吗!”

    朱樉泪流满面。

    “父皇!儿臣这辈子都是个失败的人,不是儿臣想自暴自弃,是儿臣没有资格再重整旗鼓了!”

    说着。

    朱樉磕头不止。

    “儿臣知道,儿臣行事荒唐,得罪了不少人!可是儿臣也不想!儿臣一辈子都活在大哥的阴影里!儿臣也想成为弟弟们的榜样,做他们尊敬的人,可是,他们不服啊!他们眼里只有大哥!父皇.儿臣难呐

    儿臣也想建一番功业,给所有人看,让他们知道,父皇跟孝慈高皇后的嫡子,不是只有大哥才出色!

    可是,秦地太乱!儿臣去了,毫无经验,难!太难了!儿臣也不想变成今天这幅样子,可是,儿臣身不由己,儿臣也不知道为何会如此啊

    父皇!你赐死儿臣的侧妃之后,儿臣每日里只觉得心如刀绞,浑浑噩噩,更加没有生的指望了!

    父皇如今对儿臣拔剑,也好!

    那就请父皇赐死儿臣,免得儿臣再受这般折磨!”

    说话间。

    朱樉已涕泪横流。

    凄惨至极。

    当啷——!

    朱元璋手一抖。

    长剑落在了地上。

    他颤声道:“你你还不如你大哥!他尚且知道小杖受,大杖走的道理!你.你竟然就这么想让你爹背上杀子的骂名!”

    一时间。

    朱元璋老泪纵横。

    “你这般行事,可让为父死后如何面对你母后啊.”

    说着。

    朱元璋忍不住擦着眼泪。

    满脸悲痛。

    朱樉望见,也是心如刀绞。

    他忍不住颓然道:“父皇!儿臣知道,儿臣如今不但犯下大错,更是已成为所有人眼中的笑话!

    儿臣欠下了那么多银子,整日里被人嘲笑!

    儿臣被老七一剑所伤,更是羞于见外人!

    请父皇降罪吧!

    无论什么结果,儿臣都接受!”

    朱元璋长叹一声。

    “你欠老十的钱,爹已经命你大哥还给老十了!这笔钱来自内帑,不是朝廷的钱,不存在老十将钱给咱,咱又给他的情况!

    咱的儿子,不能欠别人的钱!欠谁的也不行!这是底线!”

    朱樉闻言,满脸惊色。

    “爹孩儿孩儿对不起你!”

    朱元璋叹口气。

    “你是对不起咱,可咱不能对不起你!

    其他的事情,咱也看了!你啊.

    最大的问题就是明明能力不行,却偏想要超出自己能力的事!

    一旦出了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别人!

    你的弟弟们为什么只服你大哥?那是因为他真的有那个能力做大哥!

    你既然做不到鹤立鸡群,就应当泯然众人!何至于落得如今这副田地!”

    朱樉闻言,顿时泪流满面。

    他知道。

    父皇说的没错

    朱元璋淡淡道:“事情,咱都帮你解决了,但过错,你必须承担!这秦王,先别做了吧.”(本章完)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445238/1111090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