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免费阅读小说 > 第六百四十九章 利弊决断

第六百四十九章 利弊决断


自东汉末年,汉桓帝开始,全世界就进入了新一轮的小冰河纪。从那个时候开始,整个东亚的气温就开始不断下降。

这个气候下降的趋势,将会在南朝刘宋建立的时刻达到终点。

这个气候变迁,带动着整条四百毫米等降雨线的南移。同时因为气温的下降,中原地区的量产量也开始减产。

而眼下,季汉所处在的关中,就已经被这個气候波动影响巨大了。

诚然,目前来看,把京城定在长安算是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依靠成分纯洁的关中维持政权稳定,同时还能稳定自身的基本盘。

但就现在这个情况,关中恐怕是很难向西汉年间那样供养得起一个首都了。而且就算供养得起,对季汉来说也是锁死了上限,未来两百年里京城不可能有更多的发展。

而且……就现在这个气候趋势来看,关中未来所面临的可能不仅仅是粮食进一步减产。位于孤轩于中原之外的关中平原,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所面对的军事压力很可能也会越来越高。

毕竟小冰河纪的影响,并不只局限于中原的。相比于富饶的中原,生活环境严酷的北境胡人实际上生活更加困难。

正因为气候的变迁,北境胡人已经开始组团南下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中可能持续要面对来自北境的压力。

甚至就连季汉自己设立的六镇,也可能是关中的威胁。

当然,季汉也可以尝试从关东征调物资西进,以此来充实关中。但这样一来的损耗将会是巨大的,大量的物资会浪费在路途之中。

尤其是当中原之粮沿着黄河运送到陕城之后,所有物资都得上岸陆运入关中。

这么多的算盘一合计,精于算账的尚书台就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迁都吧。

把都城迁到洛阳,依靠着司州盆地的险阻与中原水系的运力,可以从中节省大笔的财政。季汉还能因此加强对关东的控制,貌似一切都会好起来。

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政治股份可能因此被关东士族稀释,不过这也算是没有办法的。

“总而言之,大将军您也能看得出来,我们没有选择。”杨准摊了摊手,有些苦涩的对马谡解释道。

“若是可以,我作为关中人士,更愿意让朝廷继续待在长安。但现在事实还是关中已经快要养不起京城了,为了国运恐怕不得不这么做了。”

对于这个情况,马谡一直处于深刻的沉默。在杨准解释一番之后,马谡也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并没有说什么。

有些事情,显然无法靠一个人拼命就可以改变的。马谡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现在就得动一动脑子,为此事想一下办法。

“陛下什么时候召开朝会再次商讨此事?”

“两日之后,陛下会在朝堂召开朝会。届时不仅您需要前往,丞相也会参与商讨此事。”

杨准摆了摆手说道。

“既然如此,那等大事商议完,跟丞相一起去给公琰吊丧吧。”

…………

…………

…………

两日之后,决定季汉未来的一场朝会,在长安皇宫正堂召开。除了部分还在外坐镇的官员之外,整个大汉各级重臣全都被召集了过来。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人,自然是丞相诸葛亮,以及大将军马谡。

不过让马谡意外的是,这一次朝会上,他看到了好几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其中就包括他自己的儿子马平,诸葛亮之子诸葛瞻……

其中在史官的位置上坐着的,则是陈寿。

这季汉的新一轮二代,这么快就已经到了出仕的年龄了。

在马谡好奇的扫视群臣,打算看看还有多少个生面孔时,刘禅也出来了。在刘禅亲自出面,并由费祎主持下,这一次商讨迁都的会议开始了。

谈到迁都,费祎首先把户部近三年的所有账本拿了出来,并毫不避讳的向群臣公开出来。

“在这三年里,随着我们汉军不断东进,并收复了关东地区。事实上朝廷已经可以受到关东的赋税了,就在今年,更是将中原三州的赋税全都征收了上来。”

费祎将账本公开,并面色严肃的向群臣……或者说就是向马谡和诸葛亮解释道。

“但我们还是小瞧了肴函道运输的困难,大量的粮草在中途被损耗掉了。”

“根据户部就算,光从陕城运至长安,其中的钱粮损耗达一成半!如果算上之后的水路运输,恐怕……”

陕城,是弘农郡的治所,也是自关东向西运输的水路最后一站。

从陕城向西,便是著名的三门峡,鬼门,神门,人门三岛突然出现,直接把大船卡死。而且从此处开始水路越来越湍急,水路运输根本不现实。

也正因为三门峡的存在,导致关东向关中运送粮秣的损耗提高了好几倍。

“就这个级别的损耗,忍受几年倒还好。但未来天下一统,一切以安民为本的时候,这损耗可就太大了。”剩下的都不用费祎说了,诸葛亮已经摇了摇头,先一步开口道。

当规模扩大到整个国家,哪怕多半成的损耗,叠加下来也是一个极其恐怖的量。季汉虽然现在没有以前那么穷了,但再富也经不起这么嚯嚯。

相反,如果直接迁都至洛阳,那就没有这么多问题了。因为洛阳是荥阳水系的延伸,从关东征收的赋税运送至首都的损耗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而且洛阳处于中原范围内,上下左右皆有拱卫,看上去是一个极其完美的选择。

不过,这个时候马谡却站了出来,面色平静的询问道。

“不过,若是想迁都洛阳,朝堂是否有试探过关东士族的态度?或者说,现在关东那边的那帮豪强,他们对大汉的忠诚可以信任吗?”

“毕竟目前来说,我们收复关东不过三年,朝堂政治的基本盘可还在关西!”

“而且,如果我们迁都到洛阳,跑到关东大族的眼皮底下,我们的虚实他们可就全都知道了。到时候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还能不能镇得住局面呢?”

(本章完)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540932/1111050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