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戾太子只想被废最新文章 > 第283章 谋反篡位,不在话下!

第283章 谋反篡位,不在话下!


“li太子?可是厉害的那个‘厉’字?”

    卫青首先想到的是“周厉王”的“厉”,在大汉以前,只有周厉王姬胡以这个字为谥号,这绝对不是什么好字眼。

    斥候躬身答道:

    “回大将军的话,是乖戾的那个‘戾’字。”

    “戾太子?”

    卫青闻言蹙起了眉头。

    关于这个“戾”字,周书中早有注解:

    不悔前过曰戾;

    不思顺受曰戾;

    知过不改曰戾。

    可是他还是不太明白,就算刘据在河间国大开杀戒,有人欲借此来贬低他,选用这個“戾”字似乎也没有那么贴切吧?

    “据称他们之所以选用这个‘戾’字,是在联系此前在鲁国发生的事。”

    斥候又适时解释道。

    “鲁国的事……”

    卫青稍作沉吟,立刻就想到了究竟是什么事。

    无非就是鲁国史家的事,史婉君死后,刘据曾拜托鲁王刘光将其厚葬,而在立碑的时候,刘据不知究竟为何,竟还给史婉君改了个姓,碑文上刻的是“戾婉君”。

    这件事本来没多少人知道。

    直到后来刘据插手盐铁官营改革的时候,此事才忽然在长安闹得沸沸扬扬,虽然没人关注刘据取这个“戾”字究竟何意,这个细节却被许多人记在了心里。

    如今有人将他称作“戾太子”,恐怕也有借题发挥的心思。

    不过这两件事倒的确有些共同之处,都是在由刘据主导杀人,而且不只是杀一个人……

    这对卫青来说,应该是个好坏参半的消息。

    好就好在,如果是刘据在河间国大开杀戒,并且已经杀到了这种程度的话,那么至少可以说明局势完全掌握在了他手中,河间国并未出现乱子,暂时不必担心刘据的安危。

    而坏则坏在,经过这件事,刘据的名望只怕又要受到不少损害。

    这不,连“戾太子”这样的恶名都已经传出来了。

    最重要的是……

    卫青的心脏早在听到前面的消息时,便已经揪了起来,还是有些不愿相信的道:

    “太子在河间国杀了数百官员与士族,还杀了两个名满天下的大儒,就连河间王都畏罪自尽,这些人就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坐以待毙,引颈待戮?”

    如果这是事实的话。

    他倒衷心希望这些人能够有点反应,最起码象征性的反抗一下,这样刘据如此大开杀戒才能说得过去,起码在刘彻那里要好解释的多。

    否则就算刘据此行带了天子御赐的节杖,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杀谁就杀谁的。

    那些个朝廷委任的官员暂且不提。

    重中之重还是贯长卿和王定,还有河间王刘授。

    据他所知,贯长卿和王定这样的大儒非但在儒家圈内影响力巨大,而且都已年过七十,活到他们这个年纪,依照汉律已经必须上报天子处置。

    而河间王就更不一样。

    他可不是一般的列候,而是皇室刘姓列候。

    这样的列候更不是刘据有权力擅自决定如何处置的了。

    如果河间王真的死了,哪怕对外宣称是自尽,非但他不会相信,刘彻更不会相信,毕竟这根本就是刘彻用剩下的手段。

    因此从这名斥候带回来的消息中,卫青听到更多的还是“僭越”二字。

    这可是当今天子最忌讳、也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这……小人目前打探到的消息就只有以上这些,无法回答大将军的问题。”

    斥候愣了一下,躬身答道。

    “行了,再去探吧!”

    卫青摆了摆手,依旧有些心慌。

    来之前他担心刘据的安危。

    如果只是关心安危的话,现在收到的消息总该令人安心一些了吧,但他心中却反倒越发担心,越发急切想要赶到河间国,好好了解一下河间国的真实情况了……

    ……

    八日后,河间国。

    “驾!驾!”

    卫青一边奋力抽打着座下马匹,一边还在催促紧随其后的亲兵和建章骑,

    “加快行进速度,今夜之前必须赶到河间郡城,到了地方再扎营修整!”

    这几日下来,他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步步惊心。

    越是接近河间国,斥候探来的消息就越多,也越发详尽。

    而这些消息越是详尽,卫青就越是心惊胆战,心中大呼刘据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整个大汉都快容不下他了。

    甚至最近几天,他还在陆陆续续路上遇上了一些自河间国逃难出来的人……

    不过进入河间国地界之后。

    斥候自民间探听来的消息却意外的发生了一些转向,居然开始有百姓对刘据歌功颂德,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一面倒了!

    不少百姓都在赞扬刘据为民做主,杀的尽是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和士族豪门,还了河间国一片青天?

    甚至斥候向他们验证此前探得的那些消息。

    还有人跳出来替刘据反驳,口口声声列举那些人的罪状,那叫一个义愤填膺!

    而对于那些自河间国逃难出去的人,亦被这里的百姓说成是做了亏心事,心里有鬼才会害怕太子,因此举家出逃。

    仿佛河间国和外界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而河间国百姓口中的太子,和外界口中的太子,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似的。

    不过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

    刘据如今绝对没有安危问题,并且河间国也是一片和谐安宁,并未出现一丝一毫预想中的动乱,哪怕最近这地方的确死了不少人。

    终于。

    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卫青一马当先进入河间郡城,在河间王宫见到了刘据。

    “舅父?你怎么来了?”

    见到身披甲胄的卫青,刘据也是颇感意外,两只眼睛却已经瞄向了卫青身后。

    结果在卫青身后瞅了一圈,发现只有披甲执锐的亲兵之后,才又奇怪的问道:

    “我父皇派的接任官员呢?还有将河间国除国的诏书呢?舅父带来了么?”

    听到这话。

    卫青心中始终抱有的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终于彻底覆灭,随后面色一冷,凛冽的目光扫向跟在刘据身后的卫伉和公孙敬声,沉声喝道:

    “你们两个,随我出来!”

    “父亲(舅父)……”

    卫伉和公孙敬声心中一紧,连忙挤眉弄眼的看向刘据求助。

    他们怎会听不出来,卫青现在语气不善,叫他们出去恐怕不是好事。

    毕竟他们也知道这回在河间国做的事不是什么能被卫青理解的事,这次回去说不定还要承担一些后果,因此多少有点心虚……

    看在这回卫伉和公孙敬声帮了不少忙的份上,刘据自然不能见死不救,只得先不去管接任官员和诏书的事,嘿嘿笑着道:

    “舅父,这回我险些遇刺,卫伉表哥为护我还被刺客伤了。”

    “伤哪了?”

    卫青闻言果然微微变色,眼中浮现出些许不太明显的关切,蹙眉上下打量起了卫伉。

    “父亲,不碍事的,只是一点皮外伤。”

    卫伉赶忙撸起袖子向卫青展示手臂上那道尚未拆线的伤口。

    卫青只瞄了一眼,便不再关注那个伤口,眼中那本就不明显的关切也随之消失,接着又问:

    “你既受了伤,可曾亲手杀了刺客?”

    “那倒没有……”

    卫伉老实答道。

    “敬声你呢?”

    卫青又看向公孙敬声。

    公孙敬声刚挺起胸,迎上卫青的目光便又不自觉的躬下了身子,小心答道:

    “回舅父的话,我亲手杀了九名刺客,重创四人,不久便都流血而死。”

    “很好,这才是我的外甥。”

    卫青点了点头,伸手就扯住了卫伉后领,一边往外拖,一边骂道:

    “这便是你平日不学无术的下场,你单独随我出来!”

    ……

    卫青将卫伉拎出来自然不只是为了赐予父爱,也是要借机详详细细的向卫伉了解了一下整个事的始末。

    毕竟刘据鬼主意太多,又胆大包天,从他嘴里未必就能听到实话。

    而有他在身边,卫伉和公孙敬声也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影响,说不定有些重要的事都会被隐瞒下来。

    然后卫青的脑瓜子很快就开始嗡嗡作响,越听越是心惊:

    “你说什么,太子早早就收走了河间郡守的虎符,现在虎符还在他手中?”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比让河间王刘授“畏罪自尽”还要大!

    “父亲,你没听明白么?不是我那太子表弟收的,是河间郡守自认玩忽职守,主动上缴请求他代为保管的。”

    卫伉还一脸天真的解释。

    卫青只觉得回去之后很有必要传授自己这个傻儿子一点政治智慧,免得他日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嘴上却转而又道:

    “那太子调动河间国的兵马了没有?”

    卫伉道:

    “这倒是没有,从始至终都是我们这些人,也只有我们几个知道这件事。”

    “呼……”

    卫青随之松了口气,

    “如此就好,如此尚有补救的机会……”

    “自今日起,这件事伱给我永远烂在肚子里,不论何时,不论何人问起,都决不能再说半个字,听明白了么?”

    卫伉还有些不解:

    “父亲,这又是为何?”

    “照做便是!”

    卫青根本不敢解释给卫伉听,怕他管不好自己的嘴。

    因为刘据这次展现出来的手段既高明又老练,用于谋反篡位也未尝不可,绝不能让陛下知道他竟还有这样的天赋,才刚满十八岁便已经成长到了这步田地!

    (本章完)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548648/1111084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