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天命玄鸟,华夏始焉全文免费阅读 > 第344章 骊山之上的生活

第344章 骊山之上的生活


第一位大明先生离开的日子,大明也在正常运转之中,毕竟如今的大明先生,也是曾经的大明先生精心挑选出来的。

    似乎第一位大明先生的卸任并没有引起民间的任何动荡,只是让平民百姓心中对它更加的怀念了。

    怀念曾经有那样一个人,建立了同康会,建立了大明,建立了一个属于他们平民百姓的国家!

    并且还让大明如此强大,疆域辽阔!

    大明依旧在正常运转,并不像曾经的王朝,需要皇帝才能真正的运转,而现在的大明没有了皇帝,却换成了先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明的先生便是大明的最高领袖,但是却没有皇帝那般绝对的权威。

    至于大明施行的政令,也是朝堂之中所有人表决通过才会施行。

    大明的特殊性并不在于没有皇帝,最根本的原因是大明在最基层,在一个小小的村落之中,有同康会。

    同康会会将朝廷的政令认真讲解、正确解释给每一个村民,让村民对朝廷的政令没有任何的疑惑。

    当然,若是你并不认可朝廷的政令,同康会中的官员会认真询问你哪里不认同,并且为百姓讲解政令的深意。

    因为大明海外领土的不断扩张,大明本土变得极其富裕,在街上蒸汽机作用在各行各业,百姓们的幸福度快速提升。

    这也让同康会之中的官员保持了一定的廉洁。

    而在海外领土,大明从最初的占领,到治理,再到同化,最终也成为大明真正的领土。

    但是对于大明的发展,石妙柔并不再关注。自从她卸任了大明先生之后,似乎彻底进入了养老生活。

    而距离石妙柔居住在骊山之上,也已经过去了几天的时间。

    在这期间内,附近的同康会官员也曾前来拜访,不过却被石妙柔拒绝了。

    如今的骊山虽然普通之人也可以攀登,但是有守殿人的守护,想要真正来到神鸟殿之前,也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而石妙柔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乐趣。

    那便是酿酒。

    “此处的酒都有了将近两千年的历史,若是放在外面,恐怕一杯都需要千金购买!”

    看着神鸟殿侧殿之前的一個个酒坛,石妙柔不禁如此说道。

    “如此随意放置,却显得暴殄天物了!”

    她微微摇头,老迈的身体行动依旧灵活,她上前将侧殿旁边的枯枝落叶清理出去,期间还遇到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

    比如小蛇、老鼠等。

    毕竟外面角落里无人能够踏足,也给了它们栖息的环境。

    但是当她将枯枝落叶清理出去之后,才发现更多的酒坛,原来落叶将酒坛掩埋,之前她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没想到如此多……”

    一旁的白止见此,也不禁想到了曾经的那个人。

    当初那个女子在骊山之上度过一生,闲暇之时也是最喜欢酿酒,她在山上开垦了小片的田地,种上一些粮食。

    所以,此处的酒大多都是细粮酿的酒。同时,还有许多果酒,皆是山上结的野果酿造而成的。

    似乎,当时汉武帝还经常上山借酒。

    一旁,石妙柔坐在台阶上歇息了一会儿,然后看向一旁的白止,问道:“神鸟,可否将这些酒搬到侧殿之内储存?”

    “自然可以。”

    神鸟殿主体只有三座建筑,一座是主殿,两座是侧殿。

    当初秦国为了建造这三座神鸟殿也耗费了许多的金,甚至神鸟殿的主体都是用金浇筑而成。

    其他部分虽然用的是木材,但是也有很多地方依旧用的是金。同时,还以雕琢精美的石块辅助修建。

    这也让神鸟殿矗立了两千年也依旧坚固非常,虽然后面白止在神鸟殿上运用了“化腐朽为神奇”的神通,但是建筑本身也是非常坚固的。

    同时,相应带来的便是阴凉,这也让神鸟殿的两座侧殿非常适合储酒。

    听到神鸟点头,石妙柔当即起身向对面的另一座侧殿走去,她快速将另一座侧殿给收拾了出来。

    两座侧耳殿原本是放置祭祀物品的,秦时,秦王以及秦皇曾经前来祭祀,但是后来,也便没有了祭祀的传统,所以两座侧殿便一直空置了下来。

    此时让石妙柔用来储存美酒也未尝不可。

    不过,白止作为一只神鸟恐怕是帮不了石妙柔搬运外面的酒坛,而一旁守护神鸟殿的守殿人欲要前来帮忙,却被石妙柔拒绝了。

    “不过是一种乐趣罢了,我自己来便可!”

    在骊山之上居住的这三天,石妙柔也算是同一旁的守殿人熟悉了,听到石妙柔拒绝,守殿人笑着说道:

    “这些酒,本来我等也想好好储存起来的,但是又想到它们被放在外面,恐怕同神鸟有关,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便没有动。”

    “如今好好储存起来,也算是给后人留意着好东西吧!”

    石妙柔苍老的脸上也带着笑容,似乎刚到了未来的某一天,后人打开神鸟殿侧殿,发现这里面的美酒,应当是非常的惊喜吧!

    “送给你们的几坛酒味道怎么样?”

    石妙柔搬起一个酒坛,同时问一旁的守殿人。

    “的确是难得一见的美酒!”

    守殿人说到这里时,喉结不禁连连滚动,似乎是在回味着美酒味道,口齿生津。

    “如此便好!”

    走进高大的神鸟殿内,将酒坛放下,石妙柔说道:“待会儿你再带下去几坛酒,毕竟放着也是放着,我也喝不了多少!”

    两人再次走出神鸟殿侧殿,而守殿人一直没有动手,毕竟石妙柔刚才已经拒绝了他。

    走出神鸟殿侧殿的两人来到对面的侧殿前,石妙柔随手打开一个酒坛,打开的瞬间便散发出浓郁的酒香,让人闻之沉醉。

    石妙柔当即吧倒了两杯酒,然后示意一旁的守殿人饮下一杯,而自己饮下一杯。

    “多谢先生,不过我正在当值,恐怕不能饮酒。”

    “无妨!毕竟如今神鸟便在骊山之上,你们有需要守护什么呢!”

    石妙柔摇头,笑着劝说道。

    毕竟,如今的大明如此强盛,又有谁会来到这骊山之上?

    毕竟又有谁不知道骊山之上有神鸟殿,在两千年来,都是禁地,只有在特殊的时候才会让普通人上来。

    当然,在平日里也会有猎人不小心闯入,守殿人发现了都会警告一番,便都放了回去,并不会有什么惩罚。

    “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听到石妙柔如此说,守殿人当即也坐了下来,然后嘻嘻品尝杯中之酒。

    同时,两人还在诉说着曾经之事。

    “两千年以来,我秦氏一族守护骊山神鸟殿,看着山下风起云涌,从某种角度来说,我秦氏一族也是幸运的。”

    守殿人持着酒杯,脸上露出了感慨之色。

    “但是在一些人看来,这也是一种束缚。”

    石妙柔不禁说道。

    “有何束缚的?毕竟在我们秦氏一族之中,如何选择全靠自己,如果不想再山上生活,那便下山去,如何闯荡全靠自己,也算是一种自生自灭吧!”

    守殿人说道。

    “我记得如今的朝堂之上好像也有你们秦氏一族的人……”

    石妙柔皱眉沉吟,然后说道。

    “哦?是吗?这倒是意外之喜。”

    守殿人脸上露出意外之色,“不过,即使他们在山下如何风光,如何富贵,也都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了,是他们自己选择的道路,骊山之上,是不会给他们任何帮助的。”

    石妙柔微微点头,当初她在听闻朝中之人有官员是骊山之上的秦氏一族人时,惊讶的同时也曾专门去了解过,也真如守殿人所说,能够进入朝中为官的,的确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当然,根据族中古籍记载,历朝历代,秦氏一族也曾走出骊山很多人,但是有几个真正的富贵了?又有几个长久的存在过?”

    “没有!”

    “皆都在战乱之中湮灭……”

    “如此说啦,你们秦氏一族穿越了千年历史,恐怕也观察了华夏的变化,对华夏最是了解。”

    “不敢当。”

    守殿人摇头,不过也没有全部否认,说道:“族中也有人专门去观察骊山之下的世界,王朝更迭,也总结了一些规律,但是……”

    他看向一旁的石妙柔,认真的说道:“但是在先生这里,却发生了变化。”

    石妙柔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无非是如今的大明这种政府的运转,她也摇头,道:

    “我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她突然想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自己还不是大明的先生,自己还没有建立同康会,而神鸟却给了自己一本书……

    在那个时候,自己才发生了变化。

    ……

    月明星稀,骊山之上,似乎距离天空更近了几分,而天上的圆月似乎也伸手就能触碰到。

    太阴犹如银盘,挂在神鸟殿后面,似乎神鸟殿之上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天体。

    皎洁的月光洒落在神鸟殿之前,让神鸟殿之前的台阶都清晰可见。

    石妙柔躺在自己制作的躺椅上面,欣赏着天空之上的月亮。而夜色至,凉意浓,又是初秋季节,露水更重,她也只是在外面坐了一会儿,便回到了屋檐之下。

    神鸟殿屋檐下的灯笼也在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同月光银辉形成的鲜明的对比,也让石妙柔感到了淡淡的温暖。

    “明日去山上采摘野果,要注意些什么呢?”

    “是每种野果酿造一种果酒,还是说集合在一起一起酿造?”

    “不知秋日的山上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

    石妙柔躺在躺椅上,轻声计划着明日的事情,声音逐渐微小,只余下微弱的烛火、皎洁的月光将她映照。

    “醒来!外面露水重,回去吧!”

    片刻,白止将欲要睡去的石妙柔唤醒。

    “也好……”

    石妙柔起身,缓缓走向侧殿之内,然后将门关上,随后,里面的烛火也熄灭了。

    只剩下屋檐下的躺椅在灯笼下依旧明亮,微风吹来,似乎还在缓缓摇动……

    ……

    翌日清晨,山间弥漫起了浓浓的雾气,氤氲飘动,犹如仙境。远方的大山在雾霭之中浮现,犹如无根之山,悬浮于天际。

    “咳咳……”

    石妙柔早早醒来,似乎是早晨的凉意让石妙柔有些咳嗽,她升起了灶火,准备熬煮上一些米粥。

    早晨是没有胃口的,也并不能以辛辣食物来勾起馋虫,毕竟早上还是以清淡为主,石妙柔由拿起了一枚鸡蛋,打入碗中,同时放了一些蜂蜜,放在米粥的上面蒸熟。

    而蜂蜜是守殿人送来的,说起蜜蜂采的百花酿造。

    生活就是要精致一些,也需要一些仪式感,出锅之后,石妙柔又摘了一些野花放在了桌案前,然后才开始用早饭。

    初秋季节,也有许多花儿盛开的,似乎秋日盛开的花,比春日的花还要美丽。

    “早上好。”

    坐在屋檐下,吃着鸡蛋羹的时候,便见到山下又来了一队身着甲胄的士卒,正是守殿人。

    “见过先生!”

    上山的一队守殿人看到石妙柔也早早起来,并且还做了早饭,让他们不禁有着惊讶。

    见礼之后,他们也连忙各自走到了自己的岗位之上,站定之后,也从怀中取出携带的肉干等早饭,缓缓吃了起来。

    石妙柔吃了鸡蛋羹,又将锅中米粥喝了一碗,随即便看向前方,喊道:“诸位还请过来!”

    “不知先生有何吩咐?”

    一个守殿人走了过来,好奇的问道。

    “早上熬煮的米粥多了一些,我自己一个老妇也吃不完,若是放到午时,恐怕也凉了,味道也不好,不如诸位帮一帮我这个老妇……”

    石妙柔故作为难地说道。

    “这……”

    守殿人一阵犹豫,看向锅中的米粥,还有小小的一锅,这显然是故意多煮了一些。

    守殿人心中已经有了猜测,随即不禁感动,也知道石妙柔说的是事实,于是点头道:

    “那……多谢先生了!”

    守殿人重重作揖,然后才返回叫上了神鸟殿之前的几位守殿人,来到了近前,最终,一人皆分了一碗热粥,配着肉干吃的倒也津津有味。

    看到他们吃的满足,石妙柔也微微颔首,同时低声说道:“早晨天气寒冷,雾气重,不吃些热的岂能受得了……”

    (本章完)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594987/1111078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