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混迹两年余,我咸鱼身份藏不住了全文免费阅读 > 第269章 业绩显赫,惹人猜忌!郭子仪遭帝王疑虑!

第269章 业绩显赫,惹人猜忌!郭子仪遭帝王疑虑!


那时,天元纪年,大唐帝国尚处平静未遭浩劫!

  郭子仪,乃武道状元出身,在修炼界与军队中崭露头角,在“安史妖乱”爆发前夕,执掌丰州道统,并任左武卫大将军之职,已然成为大唐疆域内的军伍巨头。

  不过,相较于哥舒翰、安禄山及封常清这般底蕴深厚的战神,郭子仪在修行年岁与势力威望上仍有不小差距。

  然而,伴随着安禄山与史思明联手掀起反叛狂澜,封常清、高仙芝先后陨落,哥舒翰又兵败降敌,使得大唐陷入前所未有的危难之际,更是面临着群龙无首的窘境。

  此时此刻,唐皇李隆基想起了正在家中守制的郭子仪!

  在这般紧要关头,李隆基毅然决定提前召回郭子仪,并任命其为朔方仙域副使,统率朔方军东征安禄山!

  郭子仪携手另一位复兴名将李光弼,接连收复失地,屡次挫败史思明麾下的数十万叛军,成为了叛军心中的一根刺!

  即便安禄山不断给史思明增派援军,史思明依然败在郭子仪与李光弼手中,只得狼狈逃窜!

  河北诸多仙州,纷纷斩杀叛军守将,恭候郭子仪率领的大唐正道之师降临!

  正当郭子仪声势如虹之时,不幸传来长安失守的消息——镇守潼关的哥舒翰全军覆灭!

  长安沦陷,马嵬坡事变后,李隆基避走蜀地,太子李亨于灵武仙台继位,成为新一代的大唐皇帝!

  因郭子仪展现出超凡的战功与忠诚,新帝李亨赋予其重责大任,册封他为兵部尚书、仙相,并兼任朔方仙域节度使!

  李亨此举,无疑是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乃至大唐的仙道江山,尽数寄托于郭子仪身上!

  肩负着这份重托,郭子仪不敢有丝毫懈怠!欲想光复大唐江山,首要任务便是收复落入叛军手中的两京!

  郭子仪遂集结大军,蓄势待发,意图攻克长安!

  为此,李亨不惜将陇右、河西、安西、西域等地所有的精锐仙兵悉数调拨至郭子仪旗下听令!

  同时,大唐南方的各类仙材资源与粮食供给,也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然而,安史叛军并非泛泛之辈,他们曾是大唐昔日赫赫有名的边疆精锐,如今由大将安守忠、李归仁领军,战斗力依然惊人无比!

  为确保万无一失,郭子仪向北方的回纥族借得四千铁骑作为援手!

  就这样,郭子仪率十五万大唐仙军,挥军挺进长安!

  面对叛军,安守忠与李归仁带领十万叛军奋起应战!

  双方于此,在香积寺所在的仙境战场上展开激烈对决!

  这场较量,双方均是昔日大唐的精锐,战斗场面异常惨烈!

  大唐仙军凭借人数优势率先发起冲锋;而叛军则毫无惧色,以重骑兵为主力,直面仙军进行硬碰硬的白刃战!

  此一战,震撼了神州各皇朝之主,皆因其交锋双方皆属神州顶级精锐之师,兵甲犀利,士卒骁勇,视死如归!

  战况胶着,天地为之黯淡,血流成河,倒下的将士尸体堆积如山!

  若是寻常军队,一旦伤亡过万,恐怕早已土崩瓦解;然而此刻,双方折损的将士数量估计已达十万余众!

  即便这香积福地已化作尸骸遍野的修炼禁地,然这凶险绝伦的血战,竟还未见停歇之势!

  无论是正道修士还是魔道叛军,双方均毫无退却之意,展现出誓以最后一口气战斗到底的决心!

  “此乃安史逆贼势力之恐怖乎?”

  神州各宗门与皇朝之人,无不目光深沉,内心震动。这安史叛军,并非常人眼中散漫无序的匪徒,实乃曾令巅峰时期的大唐帝国也为之胆寒的最强武修军团之一!

  此番遭遇,乃两大顶尖力量的生死相搏,才造就出这般震撼人心的壮烈景象,引得各界观战者连连惊叹!

  “大唐兵马,切勿轻视!”

  大秦皇宫之内,即使是身负“杀神”之称、位居军神榜首的白起,此刻亦面露凝重之色,给出了一个令人惊骇的评判。

  白起,乃是神州唯一的“杀神”将帅,其体内汹涌澎湃的修为被这场激战所点燃,连他这样的战神,也未曾经历过如此酣畅淋漓的对决!

  然而,端坐龙椅之上的秦始皇嬴政,却是轻轻摇头,言语间透着惋惜之情:“如此锐气逼人的战士,竟陨落在自家王朝的争斗之中!”

  “若能同心协力,共抗妖族与西疆异域,那将是何等壮观之景?”

  如此英勇之辈,却因内战丧命,实在是痛惜至极!纵非大秦子弟,他仍旧为此感到痛心疾首,因为他们都是神州大地上的骄子!

  殿下的李斯附议道:“若我大秦欲统一神州,发动此般规模的神州混战,怕是会有更多如同香积福地般的悲惨场面出现。”

  听闻此言,秦始皇嬴政微微点头,深知一旦大秦发兵神州,其他各皇朝必定会全力抵抗。纵然大秦军队在天道榜上战绩显赫,实力雄厚,但其他皇朝同样拥有上榜的精兵悍将!届时,战火或许将比今日香积福地之战更为惨烈!

  ……

  然而此时,大唐皇宫内,李世民的心正在滴血!在这天道金榜的画面中,不论是大唐正军,还是叛军,他们全都是他大唐的精英修士与骁勇战将!

  即便叛军曾经是镇守北境、屡立战功的边关勇士,但却并未用来抵御吐蕃、南诏以及突厥等外敌,反倒是消耗在了自家王朝的内乱之中!更令人愤慨的是,大唐竟然还请来回纥等外族势力协助镇压叛军!此举无疑是大唐的一大耻辱!

  照眼前这伤亡情况来看,待此役结束,大唐的精英战将恐怕十去七八矣!正因安史之乱后的这一战,使得大唐元气大伤,再也无法恢复往昔的辉煌!

  大汉国,未央宫。

  “胜者为王败者寇,区区正规军与叛军之别又有何干?胜者即为王师,败者便是乱党贼寇!”

  汉武帝刘彻脸色淡漠,古往今来,胜者为尊,历史终究是由胜者所书写的。

  若此一役,叛逆得胜,则其污名将荡涤无存!

  仙凡交汇的大唐纪元便至终焉,接踵而来的,将是崭新仙道皇朝——大燕!

  大燕,注定将顶替大唐,位列万界至尊皇朝之尊!

  此刻的天香灵谷之中,剑啸与鼓鸣交织,震荡九天!

  历经激烈交锋,十五万唐军竟是率先显露出难以支撑之势,濒临崩溃边缘!

  危急关头,大唐陌刀军团的统帅李嗣业毅然卸甲挥刀,直冲前线!

  叛军阻挡之人,尽皆人仰马翻,化作飞灰!

  李嗣业接连斩杀数十敌首,方稳住唐军阵线!

  他率领陌刀军犹如铁壁般挺进,锐不可当,无人能挡!

  大将军王难得遭叛军箭矢射中眉心,面部皮肤落下遮蔽双目,但他毫不畏惧,奋力拔箭撕皮,满脸鲜血依然奋力搏杀!

  唐军至此,浴血奋战!

  叛军虽已伤亡过半,却依旧坚守阵地,死战不降!

  更为凶险的是,他们竟然还暗藏了一支奇兵,意图偷袭唐军后方!

  然而,在这场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四位千骑的回纥铁骑瞬间行动起来!

  他们早已悄然潜伏于战场一侧,只待这至关重要的致命一击!

  此刻,他们毫无畏惧地猛然杀出,一举摧毁了叛军的伏兵!

  叛军因此失去最后的底牌,士气瞬间低落至极点,终被唐军彻底击溃!

  此战过后,唐军阵亡七万之众,叛军则折损六万,并有两万被俘。

  无论叛军还是唐军,皆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然而,大唐王朝却借此机会成功收复了曾落入叛军手中的仙都长安,使得唐军士气大振!

  大燕皇帝安庆绪听闻长安失守,遂匆忙集结十五万叛军企图再战郭子仪,却再次被郭子仪以雷霆手段击败!

  叛军溃不成军,东都洛阳也随之光复!

  至此,大唐的东西二京,尽数重回大唐怀抱!

  安庆绪狼狈逃窜至邺城,企图喘息重整。

  仙凡山河得以重塑,天地秩序再现!

  大唐王朝,似乎已经看到了复兴的曙光!

  大衍帝国。

  “郭子仪,实乃救国之功臣也!”

  刘彻一声长叹,回首望去,大唐江山半壁沦陷,东西两京落入敌人之手,连皇帝都被迫逃离皇宫!

  所有人都认为,大唐已经走到了尽头,无人再对其抱有任何期待。

  谁料,世间竟尚有郭子仪这般盖世英豪,力挽狂澜,挽救了大唐的命运!

  他亲手将大唐皇朝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堪称国家之栋梁,大唐的砥柱中流!

  然而,正当郭子仪立下赫赫战功之际,身为大唐皇帝的李亨,却对他滋生了疑虑之心!

  在即将来临的与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的终极对决中,李亨并未任命郭子仪为统帅,而是让亲信宦官鱼朝恩出任监军,掌控二十万大军!

  目睹这一切的李世民不由得愤慨一声:“真是愚不可及!”

  即便郭子仪功劳显赫,让帝王心生戒惧也是情理之中,但总该等到平定叛乱大局已定时再考虑此事吧!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640200/1111086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