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全家穿越嘎嘎乱杀,三岁福宝吃瓜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收拾新家

第一百一十七章 收拾新家


  六叔爷把人送到之后,都没来得及喝口茶水就悄悄走了。

虽说赵老二夫妻俩也招呼了他留下来吃饭,但一家子今儿刚搬过来,要做的活儿多着呢,六叔爷又不是那些没眼色的,没打算给赵家人添乱就自己走了。

等江秋娘反应过来的时候,驴车已经哒哒哒走开老远了。

她想了想也没拦着,打算等自家收拾好了之后,再回村子里请村长、老三和相熟的一些人家过来做客。

虽说是新修的屋子,但也有好些地方需要重新打扫。赵老二带着孩子们分了各自的房间,让他们把行李放回自己屋里,便又领着他们开始打扫院子了。

小幼娘的房间和五娘的靠在一起,都在西院。赵明楼、赵四宝和卫霄的房间在东院,赵老二跟江秋娘住在正房,那里被特意隔开做成了几间房,有一间被赵老二布置成了书房,另一间就是赵四宝念叨了许久的浴室。

这个称呼还是赵四宝教给大家的,赵老二为此还特意让建房师傅们按照赵四宝的意思,做了个淋浴装置出来,据说夏天冲凉十分合适。

小幼娘抱着一把比自己高了几个脑袋的扫帚,跟在亲爹屁股后面一下一下地扫着院子。赵四宝则拉着已经把自己屋子打扫干净的赵三宝一起,把厨房给收拾了出来,从草屋带来的各种调料更是密密麻麻摆了一排,看起来比大酒楼的厨房还要气派。

小白虎的窝是重新搭好的,他现在长大了小床根本睡不下,索性赵老二就在后院给他划了个地盘,还专门给他挖了个水池让他有地方玩耍。

但即便如此赵家人还是觉得院子太小,有些委屈了小白。他们计划每隔几日就要带小白去大青山里转悠一圈,要是什么时候他不想再留在赵家了,就把他送回大青山去。

新房子没有太多需要打扫的地方,最多就是落了点儿灰,随便扫洒擦洗一下也就算了。

这边赵四宝刚做好了饭,那边赵家人手头上的活儿也结束了。

一家子高高兴兴吃了搬来新家的第一顿饭,等到四周夜色渐浓,他们才收拾收拾各自睡去了。

幼娘年纪还小,虽然有了自己的房间却不敢一个人睡。她洗漱过后就自己抱着小软枕噔噔噔跑去了亲姐姐的屋里,好在如今的五娘早就习惯了自己床榻边儿上有别人的呼吸,不然小幼娘估计睡到一半就要被五娘给打下床去。

兴许是新家是按照所有人的想法精心建造的,赵家人丝毫没有搬进新地盘的不适应,反而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第二日早起时候,小幼娘揉着眼睛醒过来,就发现姐姐早就不见了,她的被窝里一片冰凉根本没有人躺过的温度。

想着姐姐从前总爱起个大早出去练功——这是五娘教幼娘的,她猜测五娘估计又练功去了。

说起这个,小幼娘不由地想起当初被拐卖之后,从破庙里得到的那本秘籍。

因为卫霄说这两本书册关系重大,要是被人发现了它们的存在兴许会引来麻烦。两个小孩最后商量了一下,还是将那个暗室给重新封存了起来,等到以后需要的时候再开启。

当时卫霄还悄悄告诉小幼娘,其中的一本功法有人学了以后可以变得非常厉害,以一敌百的那种。

不过在小幼娘看来,她的娘亲和姐姐没有那种东西也已经很厉害了,整个赵家村没人能打得过她们!

小幼娘在胡思乱想中挺了挺胸膛,暗暗为江秋娘和姐姐五娘自豪。

听着外面传来的人声和动静,小幼娘一个翻身从被窝里爬了出来,赶在江秋娘过来叫人之前利索地穿好了衣裳。

只是她手臂太短,一时半会儿还没法给自己绑头发,只能捏着两根漂亮的红色头绳去找亲爹帮忙。

今儿的赵老二也不清闲,虽然新房子终于住上了,但还有不少零碎的活儿得干,家里好些东西都没买齐,吃过早饭他就要带着二儿子和卫霄一起,出去买米粮之类的回来。

见到小闺女举着头绳来找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活儿的赵老二十分顺手接过头绳,手指在小幼娘脑袋上胡乱动作几下,两个可爱的花苞头就出来了。

一旁的卫霄暗暗将赵老二的动作记在心里,他默默握拳,发誓要学会赵叔叔这一手,以后自己给小幼娘梳头发!

今儿的早饭做的简单,但熬出米油的粥配着加了香油的小菜和煎的酥脆的小笼包,还是把一家子吃得抬不起头。

吃完了早饭,赵四宝十分麻利地蒸了一笼糕点出来,打算带着两个妹妹一起出去拜访周围的邻居。

五娘对这事儿不感兴趣,之前她自己磨出来的石锁被留在草屋了,如今她想练力气还得重新弄个石锁出来,所以正忙着呢。

江秋娘今儿要带着赵明楼去陈武家里拜访,马上就到四月了,眼看着府试的时间就要到了,赵明楼也要准备一下去青州府城考试。

只不过他们一家都没出去过,也不知道去府城该怎么走。好在陈武家里已经开辟了县城到府城的商路,这次赵家人就打算跟着陈家的商队一起走。

得了人家的好处自然也该回报一二,他们家都搬进城里住了,要是不去拜访一下陈家也实在说不过去,江秋娘今日就是要去做这事儿的。

最后,只有小幼娘和没什么事儿可干的卫霄跟着赵四宝一起端着糕点出去认识新邻居。

好在文人巷里住着的大多都是读书人,虽说私底下不知道为人如何,但明面儿上待人却都十分客气。

赵四宝领着妹妹和卫霄去敲了周围几家的门,第一户人家出来的是个年轻妇人,对待他们这些小孩子也十分客气。收了赵四宝的糕点之后,那妇人还乐呵呵地回去挑了几样小食让他们带走。

第二户人家开门的是个老爷爷,对方一身文气,瞧着应当也是个读书人。一开始态度并不算好,直到他脑袋一低,对上小幼娘葡萄一样的圆眼睛后,便下意识放轻了语调,温声细气收下了糕点,最后也不忘让他们有空多来自家坐坐。

小幼娘没看出老爷子的变化,只笑着点头应下,然后跟着哥哥去下一家认识新邻居。

没到一个时辰,大半个文人巷都被他们仨逛了个遍,小幼娘更是靠着自己一张可爱的小脸,跟这些邻居们处好了关系。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650545/5125683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