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全家穿越嘎嘎乱杀,三岁福宝吃瓜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三章 有坏东西!

第一百零三章 有坏东西!


  正在驴车上好好坐着的小幼娘忽地脊背发凉浑身一颤,像是被什么可怕的东西盯上了一样。

江秋娘注意到了女儿的不对劲,忙低下头问:“怎么了,是冷着了吗?”

小幼娘不知道该怎么跟母亲解释自己刚刚的感觉,她把自己缩进了娘亲怀中,似乎这样就能让她多一些安全感。

“不知道,好像有坏东西在看幼娘。”小幼娘软声说道,语气里满是迷茫。

江秋娘眉头竖起,忙朝着四周扫视一眼,无形的精神力缓缓铺设开来,却没能发现任何异常。

她的精神力总算在半个月前觉醒了,但新生的精神力还比较弱小,能铺设开来的范围不过周身几米,所以江秋娘也发现不了太远地方的危险。

即便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江秋娘也没有怀疑小闺女的话。

从先前黑风寨那事江秋娘就看出自己这个小女儿对外的感知十分敏锐,她说感受到了坏东西,那先前肯定有什么心怀恶意的人出现在他们周围。

江秋娘把小幼娘往怀里拢了拢,后面趁着小幼娘没注意,这才将刚刚的事儿跟赵老二说了。

赵老二听完脸上的表情也不大好看,江秋娘能发现的事他这个当爹的自然也不会落下。

小闺女超强的感知和好运气他早就发现了,赵老二只奇怪到底是谁对自家孩子有恶意。

“暂时找不到就先别找了,咱们今儿好好看着孩子就行。我还不信他们敢伸手从咱们怀里抢人?”赵老二拍板道。

江秋娘也是这个意思,夫妻俩想到了一处去后,便叮嘱了几个孩子,让他们今天不许单独出去玩儿,不管去哪里都要待在爹娘身边。

尤其是小幼娘,不管做什么都要有人陪着才行。

三个大点儿的孩子都是聪明人,一看爹娘这模样心里就有了成算,纷纷乖巧应了下来,后面更是牢牢看住了小幼娘,绝不叫妹妹从他们眼皮子底下溜走。

很快六叔爷停了驴车,把他们拉到了官府举办灯会的那条街上,又匆匆挥动鞭子回村子里继续拉人去了。

瞧着时辰还早,没到吃饭的时候,江秋娘和赵老二就带着孩子们在灯笼街里转了一圈。

灯笼街就是官府划给灯会的那条长街,因着街上的店铺多是卖灯笼的,这地儿也靠近碧水湖,万一出了什么岔子从这里引水救火也方便。

白日里的灯笼街早就被布置好了,虽然灯笼都没点亮,比不上夜间好看。但不少造型奇特的灯笼还是引起了几个孩子的兴趣。

小幼娘最喜欢小兔子灯,她看中了其中一盏玉兔抱月的小花灯,可惜灯笼不卖,只给猜中了灯谜的人做奖励。

赵三宝见状,便跟妹妹保证等到晚上游戏开始,他一定把这盏灯给她赢回来。

小幼娘欢喜极了,圆眼睛亮晶晶地看了兔子灯几眼,心里只盼着天快点儿黑,她也能早点儿拿到心仪的灯笼。

转了一圈回来六个人肚子都饿了,赵老二刚想找个摊子填饱众人的肚子,就听一个惊喜的声音响起:“恩公?!”

赵老二一愣,这称呼他听着实在耳熟,要不是陈武那小子还在,他都要以为是在叫自己了。

但这个念头只在赵老二脑子里过了一遍,很快那个声音就越来越近了:“恩公,我可算找到您了!您当日走的实在太快,我又要照顾家里还要顾着摊子,一时间都没打听出您的来历。好在老天有眼,让我今日遇见了您,否则这大恩我都不知道要去哪里偿还了!”

凑上来说话的小哥穿着灰布衣裳腰间绑一块儿干净的白布围裙,脑袋被包得严严实实,一根头发都漏不下来。

模样虽然瘦弱了些,但眼神却很清正。

小幼娘被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叔叔吓了一跳,她歪了歪脑袋,还没等赵老二这个当事人想起对方的身份呢,就已经认出了面前这人:

“呀,娘亲,这是卖给陈爷爷汤圆吃的摊主叔叔!”

被小幼娘这么一提醒,众人很快也回忆起了他们初次进县城时,救下陈老爷性命的事儿了。

当时现场太过混乱,他们一家只顾着看陈老爷了,都没怎么在意汤圆摊子,自然对摊主也没多深的印象,没想到他们会在这里碰上。

被小幼娘叫出身份,摊主小哥也激动得很,他连连点头对着赵家人道:“没想到小妹妹竟还记得我,我正要说呢,当日多亏了恩公出手救命,否则我的摊子要是惹上人命官司,不仅我自己要倒霉,我家里爹娘也没人照顾了。”

这么想着,摊主小哥当场跪在地上硬是给赵老二磕了三个响头,他拦都拦不住。

“今儿好不容易遇见了恩公,你们几位可一定要给我个报答的机会,来我的摊子上吃点儿东西吧!”摊主小哥热情相邀,一副他们要是不答应,就不让着一家子都得架势。

江秋娘想着反正他们也准备找地方吃饭,不如就去这小哥的摊子上填填肚子。

小哥的摊子不小,前面还摆着几张桌子。赵家人凑在了一张桌子上,没等多久那小哥就端来了几大碗馄饨。

因为听说他们家没有忌口的,馄饨碗里就都给撒了一把葱花。

碗里的馄饨不小,皮儿却很薄,里面的馅儿放了许多,看起来就跟一个个大元宝似的,鼓鼓囊囊可爱极了。

小幼娘凑上去闻了闻,小鼻子一抽一抽的。

她馋的流口水但还是看了爹娘一眼,等到江秋娘示意她可以吃了,这才抓着筷子小心地一口一口咬着馄饨吃。

摊主小哥自从那次卖汤圆惹出麻烦后,心里也有些后怕。再加上汤圆不年不节的漳县这边吃的人少,索性就改做了馄饨。

好在他实在有门好手艺,不仅很会调馅儿,熬汤更是一绝,靠着这门手艺慢慢地小哥一家的日子也算好了起来。

这不,就赵家人在这儿吃饭的一会儿工夫里,几张桌子基本都坐满了,都是等着吃馄饨的。

小哥给召集人的馄饨量实在太大,小幼娘最后没吃完,被江秋娘不嫌弃地捞了过去给吃了个干净。

一家子见那小哥正忙着呢,也没去打扰他,只是在桌上留了钱就悄悄走了。

等小哥忙完手头上的活儿,刚想去和恩公说两句话,却发现人已经走光了,只剩下碗边的铜板。

他捏着铜板心情复杂,却是越发念着恩公一家的好了。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650735/5127842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