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夏王朝那点儿事:以少胜多的难题
故事要从夏武帝夏正阳出生前说起,夏正阳的父皇是夏惠帝,惠帝的父皇明帝也算是千古一帝。
聪明一世的明帝死前却做了件糊涂事,他将皇位留给了皇后之子惠帝,又将贤贵妃所生的康亲王封为摄政王。
惠帝继位时已经十四岁,那时康亲王十八岁,按道理来说真没必要再搞什么摄政王。
就算再没有那个必要,明帝遗诏上写了,再加上局势所迫,朝臣们也只能照办。
摄政王兵强马壮霸道专制,惠帝无依无靠平庸且无能,他不是没想过从摄政王手里夺权,奈何他能力实在有限,屡次失败后连为数不多支持他的几位大臣也彻底倒戈摄政王。
惠帝在摄政王那里没有任何尊严可言,深感屈辱的他将所有情绪发泄到位卑言轻之人的身上,他只敢发了狠的欺辱无法反抗他的人。
夏正阳的母亲林姣娘自幼与赵家独子赵俞坤定下亲事,十六岁那年父母意外离世,她就一个人前往京城投奔未婚夫。
那时十九岁的赵俞坤在御林军当值,他的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在林家生活了几年后被父亲生前好友带到了京城,后来那个孑然一身的老头儿也走了。
两颗年轻又孤单的心凑在一起互相取暖,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许,他们的婚期就在眼前,赵俞坤甚至打算辞掉宫里的差事陪姣娘回老家,陪她安安稳稳过一生。
所有的美好在新婚前一天的那个下午被打碎,惠帝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赵俞坤要成亲的事,他将毫不知情的赵俞坤支到城外,又将待嫁的林姣娘骗到赵家,在他们的新房里侵犯了她。
他觉得还不够,他又将想要寻死的林姣娘掳回宫,方便他随时随地羞辱折磨她,直到林姣娘被查出已经怀有身孕,正好他又找到了下一个发泄的目标。
惠帝不忘下旨封林姣娘为昭仪,他觉得他的封赐是对林姣娘这个平民女子天大的恩赐,他没等到林姣娘的感激涕零,回应他的是林姣娘自缢的消息。
心理严重扭曲的惠帝知道林姣娘对赵俞坤的感情,他就故意用赵俞坤的性命威胁林姣娘,逼她活着,逼她生下让她厌恶憎恨的他的孩子。
惠帝还觉得不解气,他又故意将赵俞坤派到林姣娘身边,他派人时刻盯着他们。
那个畜生,什么不入流的手段都用过。
夏正阳出生后,惠帝也没将这个孩子当他的亲子,在他眼里,夏正阳不过是林姣娘这个大玩意儿生的小玩意儿而已。
因为在惠帝那里毫无地位,夏正阳在宫里就没有任何地位可言,可以说任何一个宫女太监都能随意欺负他。
惠帝虽然死盯着赵俞坤跟林姣娘会不会有奸情,但他完全不管赵俞坤接近夏正阳。
也多亏了惠帝的不予理会,夏正阳才能从赵俞坤那里得到本应该是生父给他的情感和照顾。
林姣娘也没有如惠帝所想的那样敌视憎恨夏正阳,她像大多数母亲那样,用尽全力爱护着自己的孩子。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五年,这场闹剧中不声不响的加入了一个新角色——摄政王。
先帝的遗诏给了摄政王无上的权利,同时也断了他登顶皇位的路。愤恨许久后,他终于想通了,他不能当皇帝,他可以将他的儿子扶上皇位。
打定主意的摄政王还没做什么呢,一直瞧不上惠帝的皇后就主动找上了他,然后毫无悬念的生了个儿子,还是很得摄政王欢心的儿子。
惠帝很能生,尤其是生儿子。
摄政王要扶他的儿子坐上皇位,这种事情越早布局越好,而赵俞坤和他一直照顾的夏正阳就是两枚很不错的棋子。
赵俞坤假装向摄政王投诚,他想借摄政王的势将林姣娘和夏正阳救出那个吃人的魔窟。
林姣娘也是个聪敏的姑娘,她发现猫腻后逐渐摸清楚了摄政王和赵俞坤的目的,而她却一直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
直到惠帝对他们的监视有了松动,她抓住机会跟赵俞坤讲了她的想法,她要让夏正阳做皇帝。
林姣娘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就那样简简单单平平安安过一生。
可他是皇帝的儿子,宫里的尔虞我诈让林姣娘看懂了一件事:不管夏正阳给哪个皇子当垫脚石,等待他的只会是死亡,想要活,唯一的办法就是坐上那个位子。
再说了,都是皇帝的儿子,凭什么皇后贵妃的儿子可以当皇帝,她的儿子就不可以!
她想活,她想让她的儿子活,她想让她的爱人活,所以必须要给夏正阳争这个皇位,因为只有让夏正阳做皇帝,那些被打碎的天理才能重新回归,普通百姓才能好好活着。
赵俞坤听了她的话后并没有马上给出回答,他回去后认真考虑良久才做出决定,他觉得姣娘的想法是对的,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这个皇位由夏正阳来坐才是最合适的。
做出决定,接下来就要开始部署。
林姣娘和赵俞坤都是孤儿,又没有强大的靠山背景,这是他们的劣势,同时也是他们的优势,正因为没有靠山背景,其他势力才会忽视他们,便于他们计划布局。
他们想让夏正阳当皇帝,找靠山是首当其冲的第一步,因为有了靠山才能行事方便,所以他们找了三个靠山。
一个是扶持五皇子的摄政王,一个是二皇子的生母贤贵妃,最后一个是惠帝。
贤贵妃是吴丞相之女,吴丞相对摄政王表面言听计从,背地里一直在找机会想要扳倒他,好让他达成自己独揽大权的目的,摄政王也知道他的那些小心思。
至于找惠帝,一方面是他一直渴望能推倒始终将他踩在脚下的摄政王,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是皇帝,就算他现在手中没权,但只要他们给他创造出条件,将来选谁当皇帝还得是他说了算。
赵俞坤真话假话转着圈的骗这三方人马,还真让他成功了,三方都信了他是自己人,他要去其他两方那边做卧底。
取得他们的信任后,赵俞坤又找了一些真假参半又合情合理的理由,名正言顺的带夏正阳离开了京城。
他说要以给夏正阳培养势力为借口,实为惠帝(二皇子或五皇子)招揽天下英才。他又说,他还可以让这所谓的招揽变成吴丞相(摄政王)的罪证把柄。
惠帝不信他的鬼话也没关系,只要让他产生兴趣,让他产生戏弄他的心,他就能暂时放他们离开京城。
只要离开京城,只要他们做出了成绩,让惠帝看到推倒摄政王的希望,他不自觉的就会给他们当靠山。
惠帝无能又变态?没关系,只要拿捏住他最渴望的东西,再疯的畜生也能任你驱使。
成功拿捏住了皇帝,赵俞坤他们在摄政王和吴丞相那里就有了更多话语权,他们给的助力也会越多。
其实摄政王想拉拢赵俞坤也是有原因的,赵俞坤虽然出身卑微,但他是货真价实的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不然以他的身份怎么成为象征皇帝脸面的御林军。
只可惜这么有能耐的人,偏偏一门心思在一个永远都得不到的女人身上吊死。
正因为大家都知道赵俞坤爱林姣娘如生命,所以林姣娘留在了她一心想要逃离的魔窟里,一方面为了迷惑众人,另一方面竭尽全力为夏正阳铺路。
赵俞坤的目的是让夏正阳当上皇帝,但他没有刻意培养夏正阳怎么做一个高贵的皇帝,他一直坚持教他读书习武,还每天督促他习字,更带着他体验最普通的百姓的生活。
夏正阳在赵俞坤的陪伴教导下,他看过美景,品过美味,经历过世间最美好的品格,也见识过最黑暗的人性,他知道世间有数不清的无奈,也有无法对抗的天灾,还有成因五花八门的人祸。
夏正阳九岁离京跟随赵俞坤四方游历拜访,十五岁时独自一人到了北方边陲小城筑幽城。
筑幽城再往北走不远就是原来的西河部落领地,一年前西河部落被刹罗部落吞并,半个月前刹罗王亲自率兵挥师南下,他扬言要在四个月内攻进夏惠帝的皇宫。
筑幽城的守备将军袁武锋中饱私囊吃空饷,对外号称雄兵十万,实际只有三万老弱病残。
刹罗王的铁骑还没到,得知消息的袁武锋就带着多年搜刮来的金银财宝跟亲信连夜跑了。
筑幽城的府尹乔维翰不忍看着百姓被屠杀,他在无力抵抗的情况下打开城门向刹罗王投诚,勉强保住了城中百姓的性命。
江湖游历六年,夏正阳身边已经聚集了很多能人异士,只是他们看重的不是他这个皇子,他们钦佩敬仰的是赵俞坤。
外族入侵对于百姓来说是灭顶之灾,但对于夏正阳他们来说却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好机会。
为了从中谋取更大的利益,赵俞坤按照摄政王的指令,让夏正阳孤身前往情况不明的筑幽城。
赵俞坤让夏正阳想办法在三个月内将刹罗人赶回他们的老家,他则带着他搜集来的人才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夏正阳要做的事情难如登天,赵俞坤的任务也危机重重,他必须要确保他带回去的每个人都能取得三方人的信任,他们还不会出卖背叛他赵俞坤。
除此之外,他还要保证远在筑幽城的夏正阳能做到一战成名,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抓住兵权的尾巴。
只有抓住了兵权的尾巴,他们才能将更多的兵权收拢到自己手里,毕竟从某方面讲,兵权即王权。
赵俞坤在京城如履薄冰,夏正阳在筑幽城九死一生。
虽然刹罗向夏朝出兵的事情处处透着古怪,但孤身一人在三个月内把兵强马壮的刹罗兵马打回他们老家,这对于夏正阳来说都无疑是痴人说梦。
但夏正阳还是去了筑幽城,赵俞坤早就将他们的打算告诉了他,虽然他不想当皇帝,但他想救边关的百姓,他不想用大夏百姓的性命赌。
夏正阳到了筑幽城才知道,忍辱负重的乔维翰早就因为想保护百姓而被留守在这里的刹罗小将军下令吊死在城墙上,连他的家人也没能幸免于难。
城楼上吊着一排硬邦邦的尸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都一丝不挂遍体鳞伤残缺不全,夏正阳甚至无法分辨谁是乔维翰。
筑幽城门口有一队刹罗士兵看守,进城的人寥寥无几,出城的人浩浩荡荡却名额有限。
夏正阳只看了一眼高处的尸体就收回了视线,他将鼓鼓囊囊一荷包银子都塞给了负责看守城门的小头目,他说他要进城接探亲的娘子。
看在银子的份上,小头目放他进了城。
进城后的夏正阳没急着行动,他花了些时间熟悉这座边陲小城,了解了不少留守刹罗军的事情。
留守筑幽城的刹罗小将军名叫蒙脱,刹罗王的独子,是个桀骜不驯又自大的年轻人。
刹罗王给蒙脱留了三百骑兵,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西河部落的人,他们全是最普通的士兵,没有一个人任一官半职。
乔维翰被吊死后,蒙脱就让袁武锋以前的军师侯奎担任府尹一职,让他想办法收集粮草和女人。
大夏朝的将军不都是袁武锋那样的酒囊饭袋,可以说除了筑幽城,刹罗王南下的路异常艰难,他们五万人现在还在百里外跟锦邬城的守军死磕。
夏正阳查了那么久,始终没有查到筑幽城那三万守军的下落,要不是不止一个人赌咒发誓说这些守军真的存在,夏正阳都要怀疑袁武锋本来就是光杆将军。
百姓们的各种猜测夏正阳不感兴趣,他只想知道那三万守军到底藏在哪里?
老弱病残也没关系,挑挑拣拣总能挑出几百个还能上阵杀敌的士兵,最不济,还能找出几个会领兵打仗的人。
不管夏正阳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他都需要人手,虽说史籍上有一些以少胜多的例子,但没听说过一个人胜五万人的例子。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656292/1111088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