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神卦小说阅读 > 第147章 巫术与宗教(2)

第147章 巫术与宗教(2)


在《魔兽世界》里,魔法和巫术的区别挺大,法师使用的水火风等元素和宇宙能量,而术士则涉及一些比较黑暗的领域,比如恶魔、死灵、病毒等。

  我当时选择的职业就是术士,英文是Warlock,翻译成中文就是“巫师”,但中文版翻译成了“术士”。

  我后来专门查了这个词的意思,想知道为什么巫师没有被翻译成其他的名字,而是选择了“术士”。

  我查到的意思是,Warlock在古英语中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表示“誓言”或“誓约”的前缀,另一部分是“背叛”的意思。

  所以在游戏或流行文化语境中,术士这个词的意思是,你为了达成某些目的而背叛了作为人的资格,这反映了一种观念,即巫师是通过与魔鬼签订契约来获得力量。

  再延伸一下这个话题,在汉语语境中,魔法、巫师、巫术这些词听起来都是中性的,但实际上魔法和法师带有一定的褒义。

  比如哈利波特里的魔法学院,感觉被官方认可,很正面。指环王里的甘道夫,穿着灰袍或白袍,给人一种法师的形象。

  法师是使用魔法的,刘海柱除外。

  而巫师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小偷小摸,或者是那种使用黑暗魔法的人,给人一种不太正当的感觉。

  在西方语境下,研究魔法和巫术是一起进行的,它们在英文中都是同一个词——magic,并没有区分好坏。

  巫术中会分白巫术和黑巫术,这个稍后会写。

  东方对巫术有一种污名化的看法,但实际上应该把巫术视为魔法的一部分,不应该把巫术看作是坏的东西。

  莫斯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巫术与文艺作品中的巫术不同,它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这意味着巫术必须根植于传统,并且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信仰和认可。

  如果自己创造一个咒语,并且只打算使用一次,那么这个咒语就不符合巫术的定义。

  巫术需要被社会广泛接受和相信,它应该是所处的社会普遍认为有效的实践,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巫术通常需要包含一些仪式性的元素,并且这些元素能够被传播。

  有些事情虽然有一定的个人迷信色彩,但它们并不具备传播性,因此不能算作巫术。

  比如赌神周润发在打牌前吃一块巧克力,这是个人习惯,并不构成巫术,因为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可和传播。

  比如打牌前吃巧克力,被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所模仿和相信,那么这种行为就有可能逐渐演变成一种巫术。

  此外一些神秘的、孤立的事件,它们虽然神秘,但并不属于巫术的范畴,比如有人在新疆山洞里看到龙的事件,它更像是一种神迹或预兆,而不是巫术。

  我讲的鬼故事基本上都不恐怖,因为我觉得疲倦了,鬼故事往往是社会性事件的畸形和变形。

  法外狂徒张三曾说过,基本所有的刑事案件归根结底都是由情感、仇恨或债务引起的,这三个因素基本同样适用于鬼故事。

  我在思考,鬼故事背后通常有两个核心要素,第一是道德的缺失。

  例如哈尔滨的猫老太太,其实反映了对老年人的不孝顺而产生的仇恨,再比如周星驰电影《回魂夜》中的老太太也是同样的道理。

  还有日本传说中的“裂口女”,她的出现往往与遭遇烂桃花或渣男有关。

  这些故事虽然神秘,但它们的核心都是道德缺失,换句话说就是缺德,被转化成了故事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了社会对于道德规范的期望和警示。

  第二种核心要素是资源匮乏。这实际上反映了穷人因为贫困而遭遇的困境。

  《迷魂夜》中任达华饰演的角色“脏财”,他偷骨灰盒来卖,这种行为不正是出于贫困的无奈吗?

  郑宝瑞执导,林家栋主演的新电影《命案》,讲述的是楼凤为了求财而陷入困境的故事,归根结底也是因为贫困。

  包括我经常提到的那些灵异故事,其实很多都是因为人们想要获得财富。

  这些故事背后,往往都是不幸的家庭,以及因为贫富差距过大或社会变迁导致的不适应,从而产生了这些穷人悲惨的事。

  它们反映了社会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贫穷以及财富差距过大,说好的先富带后富,穷人怎么就没人带呢?全是扯犊子的官话。

  还有一类恐怖故事,它们讲述的是校园霸凌。

  本人上幼儿园就遭受过霸凌,幸亏二打七赢了才上位。

  后来八打二输了,艹!这件事在第五章讲过。

  话题扯的有点远,在定义巫术之前,莫斯首先区分了巫术与其他一些社会行为的不同。

  生活中有些行为可能被认为是巫术,也可能不是,界限很模糊。

  他写的这本书是二十世纪初的作品,书中的一些东西与现在相同,有些则不同。

  他认为法律跟巫术有些混淆,因为当时的法律没有现在这么完备,法律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到誓言、合约,甚至有些人会诅咒和发誓。

  还有一种叫做神判法的东西,即让上天来决定事情的对错,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本书叫做《女巫之锤》,它描述了对女巫的审判和惩罚。

  如果一个被指控为女巫的人被扔进河里后浮起来,那么她被认为是无辜的。但如果她沉下去,那么她就被认定为女巫,无论如何都会被处死。

  尼古拉斯·凯奇·本奇(非赵四版)的《女巫季节》里也有这样的片段。

  这是其中一类混淆的情况。

  第二类混淆的情况,如打铁、淬炼、打猎和捕鱼等,这些在当时可能被误认为是巫术的一部分。

  马塞尔·莫斯对巫术与其他社会行为进行了区分,他指出了当时人们如何将一些技艺或行为与巫术混淆。

  这些例子说明了过去人们如何根据某些行为或技能来判断是否涉及巫术,但这些判断标准在今天已经不再适用或被认为是准确的。

  我学医出身,在莫斯的时代,医生在做手术之前可能还需要念咒语。手术的方法、切口的位置、流血量以及如何切割,有一套行业内非科学性的、仪式性的规定。

  至于炼金术,更不用说了,它与化学的关系密切,在当时也被认为是巫术的一部分。

  现在还有一些迷信的做法得注意。

  有些人剖腹产会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认为这样可以给孩子带来好运。

  我想强调的是应该听从医生的专业意见,而不是迷信。

  医生的专业医疗知识和实践经验比迷信说法要可靠得多。在选择剖腹产的日期时,最重要的是考虑母婴的健康和安全,而不是黄道吉日,所以我从来不给人算剖腹产日子。

  我在另一本书中看到,1956年二战已经结束了,那时澳大利亚还有许多当地的土着居民。有一天一个土着生病了,看起来像是食物中毒,他被送到了达尔文医院。

  护士给他打了消炎针,还喂他吃饭,他苏醒过来恢复了健康。后来有记者去采访他,他说,还是你们白人的巫术比我们技高一筹。

  这显然是他对现代医学的一种误解,但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对治疗效果的认可。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徐锦江在《赌神》里说的那句话,资本主义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篮球评论员杨毅也这样评价过NBA  。(知识学杂了)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682000/1111098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