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 第286章 【番外】千百年后记忆中的人

第286章 【番外】千百年后记忆中的人


樊珂坐在家里,随意的打了个哈欠,脸上带着数不尽的疲惫。

    从床上站了起来之后,樊珂随手拉开了窗帘,看向了远处的方向。

    不远处,飞行器四处横飞,高楼大厦弥布,天穹之上散布着些许无聊的星子。

    “最近好久都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看了,总感觉有点无聊。”

    樊珂又打了个哈欠,然后打开智脑看看今天有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以打发时间。

    刚打开智脑就看见智脑在他睡眠时候弹出了无数的消息!几乎所有的软件都在推送同一个消息。

    樊珂则是一下子坐直了身体。

    这样的情况十分少见,毕竟不是所有的软件都会喜欢同一种消息的,出现这样的场景只会是一种情况。

    那就是真的出现了大事!

    真正的大事!

    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在明末时期推动社会变革的那个千年世家“陈氏”宣布将“拙身楼”中的全部书籍拓本无偿捐献给“图书馆”。

    要知道,陈氏可是真的连绵了两千多年的世家!其中许多藏书甚至是从上古先秦时期,也就是战国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

    许多书籍因为历史传承的原因,就连同样传承了一千多年的上党赵氏、陇西秦氏、汉中刘氏都不曾拥有。

    而因为陈氏的传承,没有人可以强行逼迫陈氏中人交出他们珍藏的书籍。

    那一次陈氏交出他们珍藏的书籍之后,所有人都在兴奋,而陈氏中的书籍也不负众望,甚至有当初春秋时期诸子的原本著作!其中甚至对照发现了不少现在流传本的错漏之处。

    可以说,只是那一次的书籍捐献,便让文化再上一层楼!

    樊珂眼睛亮亮的盯着电视屏幕,能够在这个时候再次火爆的消息会是什么?

    始皇陵被发现了??十年前发现的霸陵被挖掘出来了?还是说刘氏皇帝的不传之秘被刘氏交出来了?

    总得来一条够劲儿的吧。

    他打开了智脑中的消息,一个个的看过去。

    “经过历史学院的诸多专家们勤奋不懈的努力,困扰了我们数百年的文帝皇陵终于被打开了!”

    “在华夏两千多年的时间长河当中,很少有皇帝能够做到汉孝文帝这样,在数百年后还能够被大汉的子民所记住,甚至因为他,当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甚至有人拿起长剑,捍卫大汉最后的尊严。”

    “而关于文帝皇陵的发掘,历史文物考古学网站也会很快上线新的专题,请大家敬请期待!”

    “文帝皇陵的被发现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位千年前大汉的第一帝王,是否会解开神秘的面纱?!”

    “惊!速速来看大汉文帝与安国至圣王陈彼的恩怨情仇!”

    “文帝皇陵被发掘!其中竟然藏着这些东西!”

    “方才出土的皇陵中发现了文帝的日常记录,以及大汉第一位地理学家【陈樊】的游记,其中记载了许多山川面目,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

    “文帝竟然把自己的诗词歌赋全都埋葬进了自己的皇陵当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文帝的美文吧。”

    “理智讨论,文帝皇陵的发现到底能够补充什么历史空白?”

    当樊珂打开手机的时候,果不其然的发现了一条条后面挂着“猩红色”【爆】字的新闻。

    【霸陵已被发掘】

    【汉孝文帝的皇陵里面都有些什么?】

    【理智讨论汉孝文帝是不是历史前三的帝王】

    【汉孝文帝的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

    而在这几条新闻下面关联着的则是另外一条看起来毫不相关的新闻.

    【陈氏到底有多强大】

    【理智讨论,千年从不衰败的陈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

    樊珂扶额叹了口气,怎么又是这一套。

    自从明末解体之后陈氏就没有继续在朝廷任职,而这一“急流勇退”的行为并没有让一部分黑陈氏的人停止对陈氏的“征伐”,反而更加让他们兴奋了。

    他们将陈氏塑造成了一个漆黑色的“庞然大物”,甚至有些人说若是历史没有陈氏,如今的诸华诸夏应该会更加精彩才对。

    当然了,点开这些人的头像查看地址,他们的地址出奇的一致,都是来自【北商州】【南商州】这两个大洲的人,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匈奴洲】的人。

    对于这三个大洲的人诋毁陈氏,中洲大明的人向来是用一种看待“逆子”的眼神看着他们胡乱闹的。

    反正再怎么闹,也不过是落得被中洲的人一巴掌按下去的份。

    “这些人怎么也不长长记性呢?”

    “上一次把陈氏阴谋论闹到各种消息上的后果,不就是他们的大洲直接被人针对了么?甚至有部分陈氏的死忠追随者建立的国家相继攻伐。”

    想起来这个事情,樊珂就砸了咂嘴。

    因为中洲本土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在历史上有许多的朝代,陈氏就会在发现了新大陆之后,将本土的一部分国人送出去,然后建立新的国家。

    这些国家与其说是国家,不如说是“王国”才对,也就是大明的附属国。

    而因为这些王国是因为陈氏才得以建立的,所以他们在国家的法律上就写明了关于陈氏的地位,甚至有几个国家尊称陈氏的家主“陈野”为共同的先祖.

    他们或许是为了自己的统治,也或许是有其他的目的,反正他们都是说自己的身上有陈氏的血脉,自己的先祖是出身陈氏某个旁支的子弟,也算是陈氏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了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只要有人攻击陈氏,他们就会动手。

    上一次最干脆利索,这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直接朝着南商州的一个小国家发起了“国战”,战火弥漫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时间。

    当那个国家侥幸活下来的代表,提出了“愤怒的指责”的时候,那几个人又干脆利落的将这个人给拉出了出去打了一顿。

    至于做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因为没有人再见过那个代表,可能是去和他的国家汇合了吧。

    樊珂砸了咂嘴:“就喜欢看这种热闹,看看这次还会出什么事儿吧。”

    “不过文帝皇陵哎?汉孝文帝?”

    “当时陈氏的第十一代家主好像就是因为孝文帝的原因,所以给了当时的汉帝国一个机会吧?”

    “不过那个时候汉帝国的掌权者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所以才导致最后汉帝国的崩溃灭亡。”

    “啧啧,真的很想知道,能让当时那么狠心的一位陈氏家主,在历史中甚至被单独开了一个列传的、被后世人称之为和“杀神”白起并称的陈朱楼都心软了一下的汉孝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不过根据历史记载,汉孝文帝应该不是什么真的笨蛋白甜啊。”

    “能够借助时机,和陈氏定下“百年之盟”的人,难道会是笨蛋么?”

    “还是看看考古挖掘到底是能够挖掘出什么东西吧。”

    【理智讨论汉孝文帝到底是个怎么样子的人】

    【大汉永昌】:楼主这个标题看着就不像是要理智讨论的样子,不过我还是正儿八经的给人科普一下好了,不过真的有人需要我科普么?

    汉孝文帝,本名刘恒,是汉高祖皇帝的第四个孩子,是大汉帝国的第三个皇帝,也是大汉帝国最杰出的三个皇帝之一。

    后世人将孝文皇帝、孝武皇帝、光武皇帝三个人并称为“大汉三大巅峰”。

    其中孝武皇帝的私德么有那么一丢丢的问题,光武皇帝的起家有点过于玄幻了,甚至当时写汉书的太史令自己都在后面写了一句“此记载存疑”,所以真正能够称得上完人皇帝的,也就是孝文皇帝一个人了。

    有些人一直怀疑孝文皇帝的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但是根据历史记载以及陈氏中的记载来看,就是正儿八经的高皇帝留下的遗诏,然后孝仁皇帝遵从遗诏立了皇太弟。

    这是史书里正儿八经写了的,现在官渡博物馆还保留了当初的那封诏书原本。

    有些人不要太过分的猜忌历史,你连正儿八经的史书和证据都不信,光顾着信你的那点野史了,过不过分啊?用郭老师的话说你死不死啊?

    说孝文皇帝是大汉第一帝应该没人有意见吧?

    【荡尽天下】:楼上的,我有意见,非常有意见,伱说他是第二皇帝我还可以勉强接受,第一?第一皇帝肯定是我家武皇帝啊?!在位期间谁能比我家武皇帝更厉害啊?

    当初高皇帝和始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被武皇帝做到了,这难道还不能超过文皇帝?

    【谁是野猪】:呵呵,你这话说的简直是跟放屁没什么两样。武皇帝的那些“武功”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自己心里没有点数么?

    大汉三雄:卫青、霍去病、陈去虏,这三个人里面但凡给文皇帝一个人,他都能荡尽天下好吧?

    【荡尽天下】:不是哥们你脑子有病啊?文皇帝期间当时的兵仙韩信以及太尉陈得可是还没死呢,难道你的意思是这两位比不上大汉三杰?

    【谁是野猪】:你还别在这胡乱的吹,武皇帝的功绩难道不是因为有文景两位皇帝勤俭节约的攒钱么?要是没有这个,武皇帝只怕半路都要饿死了吧?

    【谁是野猪】:而且就武皇帝那个德行,最后的时候要不是武王力挽狂澜,他估计要后悔一辈子吧?

    【谁是野猪】:所以还是陈氏牛逼,没有陈氏大家一起完蛋吧去。

    【我是疑心病】:说到陈氏,我真的觉着陈氏就像是一只黑手一样,如果没有陈氏,现在的全球一定会更加繁荣吧?不像是现在一样,有一半都是咱们诸华诸夏的一份子。

    【谁是野猪】:不是哥们你有病啊?先不说陈氏在和平盛世做出的贡献了,就单单是说汉末那一拨,不是陈氏力挽狂澜,别说大汉了,诸华诸夏都得嗝屁吧?

    【当囧天下】:楼上这一点说的有道理,不过点开这玩意的ip也就瞬间理解,他是南商州的人呗,那的人一直做着没有陈氏,他们就能统一天下的美梦呢。

    【谁是野猪】:啊这,这很难评,去年【北汉】他们对南商州的国家进行攻击,还没让南商州的人长记性啊?行吧行吧,不说了,再说又有一些黑子来了。

    ————————————————————————此贴封存

    樊珂捧着手机,津津有味的看着论坛上关于“汉文帝”的讨论,脸上带着一抹笑意,这已经是成了一个习惯。

    想当年始皇陵被发现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讨论的,讨论着讨论着就吵了起来。

    他往后微微的坐了坐,靠着沙发,眯着眼睛:“也不知道文皇帝的皇陵里面到底是能够发掘出来什么东西啊。”

    一处极其祥和的旷野

    陈困坐在茶楼中,微微的品尝着口中的茶水,脸上带着赞叹的神色。

    “这不愧是那株母树上的茶叶啊,尝起来就是和一般的味道不一样。”

    他面前坐着的秦五脸上带着好奇:“陈先生,您看到新闻上说的消息了么?霸陵里面到底有什么啊,我觉着陈氏是不是有相关记载啊。”

    陈困挑了挑眉:“霸陵?”

    他摸了摸下巴:“里面好像没有什么好东西,不过倒是有一本当初文帝自己写的每日杂记?和当时陈樊先祖写的游记一起放在霸陵里。”

    “文帝陛下说这是特殊的奖赏。”

    他笑着摇了摇头:“不过这都不关我们的事,便继续喝茶吧。”

    时间长河漫漫而来,历史在缤纷多彩中缓慢的度过。

    千百年后的人再看千百年之前的人,是否会与真实的他们不同呢?谁也不清楚。

    但人们都知道一件事情。

    无论你如何憎恶历史中的人,他们也已经变成了历史,无法改变。

    当历史成为了尘埃之后,他就那样子静静的存在于那里,等待着后世之人的发掘。

    他们的面目依旧光彩,像是等候着众人的光临。

    (本章完)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695667/1111083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